2009年,我們自動放棄周休二日
昨天路透社那邊傳出一則有趣的報導,題目為「Crazy or Lazy」,分析美國人與歐洲人的工作習慣。一般都認為,美國人工作比歐洲人要勤奮太多了!化成數字來看,美國人平均每天要比歐洲人多工作一小時,而且是「全年無休」,不像歐洲人每年都要放長假,但,這篇文章重點在,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他們找來歐洲的獨立工作者,和美國的獨立工作者比較,結果發現,歐洲的創業家,竟然比美國創業家花在更多的時間在工作,花更少的時間在假期!
所以,以個性來說,歐洲人有可能是較勤奮的!
文章的結論於是是,歐洲人有可能有「想工作得更勤奮」的,只是──法令不允許!有時候,是法令與公會,制止了人們工作更多的。
這篇文章我覺得很有意思。看,就算人是「自由」的,但當法令叫我們別工作,整個社會就放假,你想工作,也不好意思工作!也沒理由工作!大家就讓懶蟲統管,不過,心裡卻有一塊小小的地方,沒有被滿足到?
周末,當大家在家裡悶在棉被裡睡覺,睡到翻來覆去,躺在沙發看電視,看到腰直不起來,逛同一個商場,逛到雙腳發軟,心裡深處,或許真的有一塊小小的地方,沒有被滿足到?
以前,我們不能測試這一塊小小的不能被滿足的地方,現在可以了──
台灣有些公司,已經開始一周放三天假!以降低人力成本。一周三天假哪!是不是大家的夢想?三天假,可以到各地去作三天二夜的旅行囉!
當然,這些是開玩笑的。放三天假,表示薪水也少了20%(五天少了一天),我想現在大家都感受到這一點了──假若老闆今天給你兩個選擇,不好意思,就只能選一種:一個是放三天假然後減薪20%,一個是只放一天假然後「加薪」20%,我相信有些員工(也許是大部份的員工),在現在這個低迷時機點,會毫不猶豫選、了、後、者!
大家才會發現,現在「根本沒有心情放假」!
也才發現,原來,放假這件事,只是「跟著群眾」走而已,當我們看到「大家都在玩」,心裡也會想玩;但,當現在景氣不好,大家沒在玩,反而看到「假期」就是一種負擔,甚至變成心中懸宕主要的來源!放假的時候,人們反而在想,會不會被裁員啊?只有回到上班,看到主管篤定的表情,將所有心思專注在工作上,讓工作表現更好,為自己爭取「留」的機會,心裡才篤定些,那一塊小小的地方才被滿足了?
「玩」的時候,是否真的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
這點,現在每個上班族都能思考一下了。
整個大景氣的影響,或許,2009年將成為一個大家不想放假的一年。它,會是一個「工作年」!
痛苦嗎?其實好像還好。抱怨歸抱怨,我倒覺得,這有點像一個中學班級,全班被要求今晚必須待在學校唸書。由於是「全班一起唸」,反而有另外一種感動、與好玩的感覺,就算一周只休一天,甚至不休,也不覺得怎樣。
有趣的是,雖然2009年可能是個大家想努力工作、努力度難關的「工作年」,但,老闆不會給我們兩個選擇的。那個「加薪20%」的offer,是不會存在的──
今年初,台灣這邊有一則報導,其實2001年1月1日台灣職場才開始實施「隔周休」,法令將資方最高可訂工作時數從48小時降低為42小時,其實一直到今年,都還是42小時。換句話說,其實大多數「周休二日」的公司,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中午休息一小時,一周就是40小時,離法定時數都還有一段安全的距離。不過台灣的勞工這種工作時數,在亞洲的競爭力有差韓國和新加坡很多──韓國一周要工作44.2小時,新加坡為46.2小時,以新加坡來說,已經超過一天九小時了!
當然你也說,這種時數是不準的,由同一份報導也引用去年傳遍全球的國際勞工協會的「各地工作時數」的研究,看到台灣這邊的工作者每周其實實際要花41.6小時工作,根本不是40小時,而且,當你除下來,發現台灣上班族「每天工作8.3小時」,一聽仍覺得不太對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低太多,有哪家公司或單位一天工作7小時的嗎?但我卻常聽說許多人工作到9~10小時以上!可見數字只是在講「規定」的時間,它是問公司,而非問員工?
無論實際工作幾小時,現在大家都想去找政府把法令更往上調整,而不是下調;以前是員工想放假,現在員工不想放假,反而一定得放假。
既然「工作年」來了,老闆反而要放我們三天假,取消所有加班的薪水,我們只好自己幫自己找到「周末的工作」了。
以我為例,我自己其實已有好幾年的時間沒有放周六了。以前,我也是很小心的安排周六、周日,周六睡覺,周日出去玩;或周六聚餐,周日買菜之類的……但由於老婆工作在周六,我跟著過去,我們的假期通常只有星期日一天。
現在我自己又開了Mr.6網站實作程式課程,所以周六整個都包下,你說,痛苦嗎?辛苦嗎?
不,在2009年的「工作年」此時,我反而有一種很連貫的感覺。
尤其是在周六下午,程式課程結束大家都還在現場,講著說著,大家都忘了今天是星期六,還奮力的討論,不想離開。(註:本課程目前已滿,尚未收到我email回覆者先在此致歉,請再等候一下,我只想開個13人的小班,確定每個學員都被照顧好,想參加的請改報1月3日或2月的班,先預定者優先,我會很快寄信給您們)直到走出大樓,看到東區辣妹帥哥逛街,才想起今天是周六哪!
但,我也突然感受到「周六工作」的美好。
周末過了,隨之來的不是一堆未來不知在何處的稠悵,也不是又準備航向大海下個周末何時才會到的遺憾,而是一種,一塊小小的地方被滿足的幸福感。
尤其當大家開始這樣做,我們就有了「伴」,這種幸福感覺也就更大了。
我認為現在多出來的休假,
不一定是要拿去玩或是虛度時光,
而是可以拿來好好利用.
以前看過求職相關的文章便講到未來的工作趨勢,
談到在未來, 會有一些人有兩份工作, 另外則有一些人失去工作,
失業的人的工作正是被做兩份工作的人所搶走的!
所以對於缺錢的人來說,
休假或是其他非正職的時間, 其實可以用來做另一份副業,
不想做第二份工作, 那就用來進修.
我覺得Mr6開的程式設計課好像不錯,
或許可以考慮去學學看.
哎,真的要说,做另一份副业不如把周六干好本行还来的得利呢。
只是老板不能太抠!
就是善用閒暇時間囉~
請問像我們這種有小孩的人,如果週六或週末也去加班,那小孩怎麼辦?
如果選擇週六或週末不加班,是不是就等著被老闆減薪或裁員?
強烈建議,請老闆或同事不要再週末加班,造成我們這種經濟壓力已經過大的家長的困擾,感謝!
大體上,都很喜歡你的文章
嗯, 以自由工作者或老闆的角度來看的確是這樣. 但若叫公務員星期六也放棄休假來上班, 我想應該一堆人跳腳!! 🙂
不太認同!
「放假這件事,只是「跟著群眾」走而已,當我們看到「大家都在玩」,心裡也會想玩;但,當現在景氣不好,大家沒在玩,反而看到「假期」就是一種負擔,甚至變成心中懸宕主要的來源!」
以前景氣好時,我還滿喜歡在上班日休假,
反而不用人擠人…悠閒的很…
而現在,負擔的不是「假期」,而是「無薪」這件事…
所以現在大家「根本沒有心情放假」,不是嫌假多,
而是根本沒錢,有假也不敢出去玩…
6先生的邏輯搞錯了…
其實6先生的意思是說即便現在景氣不好,公司要求放無薪假,這也是不是我們自願的
只是說能否利用這些假期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就端看個人怎樣利用
以前景氣好的時候,週六日還要上班,但至少有錢拿可以自我安慰一下
若現在周六日還要上班,但是是無薪班,那員工會怎樣反應呢?
不是說無薪假不好,如果這些非自願假期都不知道怎樣利用了
那麼充其量我們只是一台上班為老闆工作的機器而已
所以不管假日或晚上,其實都應該好好自我充實一下
我過去的同事下班時間一到馬上離開,因為她待了幾個月沒有成就感也越來越沒興趣(基本上公司問題也很多)
三個月後她離職到一間比較好的公司,整個人也活起來了, 每天忙到很晚才下班,早上六點就跳起床回e-mail, 一周工作70小時以上,但是她甘之如飴
有些人工作靠成就感吃飯,有些人工作靠薪水吃飯,
有些人每天不停變化多采多姿,有些人每天工作例行公式
有些人周末是在等待下一個星期一的衝刺,
也些人週末是再等待下一個週末的來臨,
如果我的工作無趣無聊又非做不可,也就是換工作的籌碼低
那我一定巴不得週休三日呢
我們公司9點上班,中午休息1.5小時,4點下班(業務則否)
老闆只要求員工效率和效能
並節約辦公資源支出
今年年終比以前少但仍有3個月
(天知道台灣有多少公司工作時數高人一等,但是員工實際工作時數到底多少? 還是聊MSN聊到八點算加班兩小時~並且額外浪費了公司資源)
我覺得關鍵在於周末加班,對於公司來說到底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時間越長,不見得代表做的事情越多,相反的還可能是沒有效率,
畢竟公司要的是績效,而不是真正把員工綁住…
久久来晃下,这个题目刚好牵涉到我的现状。其实我一周工作将近90~100个小时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其实痛苦与不痛苦的区别很简单,就是知道与不知道。不论上班或休假,知道”我想要xxx”的,并且真的能xxx的,就会跳进快乐的一边,反之则否。所以有人休假时上班快乐,有人上班时休假快乐,当然也有更多人上班时上班,休假时休假,禅意般的快乐。Mr.6的幸福我想是有,但是这种幸福感效果褪去的速度也很快,效果并不持久。
对了,虽然我每周工作时数近乎工作狂,不过很快乐。
台灣因人口密度高,土地面積、資源有限,
固定於週六、週日放假,其實是阻礙台灣發展最大的困擾與麻煩。
以經濟學的眼光看待台灣的發展,其實是非常不經濟的。
環境資源豐富、景觀優美、多元的文化特色,
人民的知識程度高、國民所得不低、努力的程度夠、產業群聚強,
雖然很努力,可是好像離幸福越來越遠,幸福感不高。
台灣的問題在於:時間、空間、資源、人才、產業没有均衡發展,
若經由政策性的鼓勵,推動週輪休二日的新思維策略,
將能平衡供給和需求,創造台灣的新未來。
也就是說學習7-11的模式,產業全年無休,
打造及時服務型的企業。
每天有5/7的人努力工作,平衡發展各式產業,
尤期是長期忽略的服務產業,
2/7的人享受生活,可以休息、度假、旅遊、學習、、、、,
將能創造國家更強的競爭力,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固定週休就等於將大部分的人集中於週六、週日一起放出去糟蹋這片土地,
一起過著擠著上班下班、上學放學,又擠著出去玩的擁擠生活。
如何平衡式地發展需求和供給,減少整體資源的閒置與浪費,
是台灣的問題和機會。
不需要建築蘇花高,也不需要不當的多餘建設,打破固定週休二日的局限,
台灣會更好。
只要運用均衡的思維,兼顧生產、生活與生態,和國家的平衡發展,
營造人性化、彈性化、自由化、創意化、數位化、生活化、國際化的活力台灣。
以台灣原本的優勢競爭力,運用數位時代的引擎,加上週輪休二日的翅膀,
台灣才能起飛轉型成以知識、創意、科技、生活、文化、
研發為導向的全方位生活服務大國,
成為東方的米蘭、巴黎、瑞士,領導華人世界新未來。
阿正
基本上…我公司沒有周休二日…每個月固定休五天..沒國定假日..
如何?大家羨慕嗎? 冏
這個說法我並不贊同。
週六工作並不辛苦,但是週六上班卻很辛苦。
如果是創業,真的是一週上班七天也不辛苦。
其實很多老闆給的酬勞是低的,很多人假日是需要兼差或是自己帶孩子。
如果週六上班,很多人真的會減少一份收入或是多一份支出。
創業最美的事就是一切操之在我,所以工作時間永遠不夠,但是相對報酬卻是可期的。
我想這才是癥結所在。
我贊成樓上的講法
曾經自己在大陸廣東廣西跑業務談生意的一段時間
那種週末也談生意 談到半夜的感覺
與現在 又回到給老闆請確想正常上下班的生活 大不同….
擁有自己的事業的心情是不一的…
一週多放一天假
在台灣應該算少1/7不是1/5吧(基期算30天)
也許自己的感受不同吧
當公司事情多時 老板總還是要大家共體時艱
所以加班到半夜是應該(因為完成工作是員工責任)
但沒加班費(假日加班有補休就該偷笑)
當不景氣時 老板想的是節省開支
所以不想休假老板也希望薪水能少一點
就算你想週六上班 是去玩接龍還是
歐洲人有可能有「想工作得更勤奮」的,只是──法令不允許!有時候,是法令與公會,制止了人們工作更多的。
這有啥問題呢?在台灣還不是老板一句’責任’就搞定員工乖乖做到趴…
竹科工程師之前是要7天24小時待命 現在不也被無薪休假
像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不也連機場不飛也要員工負責
做員工不是想開工就開工 想休息就休息
但大家都當老板 那找的到員工
與其說歐洲法令是限制讓人更勤奮
倒不如說是一種制度 也算是一種保護
就像小時候母親強迫早點上床睡覺
> 每天有5/7的人努力工作,平衡發展各式產業
這不是表示企業要再多用 7/5 – 100% = 40% 的人力,才可以維持每日的工作?
週休≠周休
其實很多點不值得同意,比如加滅薪20%那段,你就算周六來上班九成的老闆也不會給你更多的薪水,說不定薪水更少,這是投資報酬率的問題造成大家不想上班,上班沒對,大家情願在家睡覺。
我認為你蠻會講的,但是,叫我選或是叫我認識的人選,應該會選一周三天假吧
景氣沒那麼差,薪水少是因為老闆摳門
多作一天真的就有多20%倒是未必可能,但可以想見的少作一天見少20%以上的機率是相當高的
所以,別想太多了,能休就休,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