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雅虎即將推出「信箱2.0」,讓你的email多出1萬種新功能?

GigaOm這個部落格已很久沒有亮眼表現,昨天卻從GigaOm傳出一則關於美國Yahoo!的大消息。最近大家只關心美國雅虎即將大裁員,時間就在這星期,最新的預測是美國時間的星期三,也就是大約明天或後天。但,GigaOm找到的消息卻和裁員完全無關,而是一個超級有意思的新產品──

這產品,Yahoo!將它叫做「Inbox 2.0」,我們且翻作「信箱2.0」。

所謂「信箱2.0」,就是Yahoo!可能即將學Facebook的外掛插件,推出「email平台的外掛插件」,他們不避諱的再次使用了「2.0」這個字,來強調這件事對email這個老傢伙,即將帶來一種掀翻整個天空的震憾。

怎麼震憾法?

如果下個月Yahoo!就推出這玩意,很有可能在明年中,我們使用了十幾年的熟悉的email信箱,是的,那個每天老老實實只會讓我寫信、貼檔案、寫住址、送出、收信的無趣的email信箱網站,將突然多出1萬個奇特的新功能

這1萬個新功能,都是由如虎似狼的創業家們所寫出的「外掛插件」(apps)。

這件事顯然不是空穴來風,因為Om Malik還清楚的指出數字與產品,第一批插件共有6個,其中之一會是由Yahoo!旗下的eVite所做的,eVite原本讓辦活動的人在線上發布開派對的時間、地點,並附上一個完整的報名系統。以往想使用eVite都得先到該網站,填入或彙入朋友的住址,現在可以「反過來」,直接先敲好email,在email裡直接就做好一個eVite,按幾個鍵,就直接寄送給這些朋友邀請他們過來。朋友們可能也只要安裝eVite插件,就可以直接回覆、隨時知道這個活動目前有誰報名、有誰要參加……整件事有沒有「順」了很多呢

本來Email就該是主角的嘛!

這招真的很猛,尤其來看,Yahoo! Mail仍是現今全球最大的email供應者,目前帳號共有2億個, Yahoo! Mail全球都有。最重要的是,email十幾年來也都一直是全球的網路最偉大、最歷久不衰、最多人使用的線上應用,每個人都有email,一個email足以替代電話或身份證字號來找到你或確認你的身份。Yahoo!若做出這個平台,表示他們會把一些關於使用者email的個人資訊(如聯絡名單),提供給創業家,甚至讓創業家在使用者看到信前,就直接自動處理由他們引發的一些回信?(希望能這麼棒),如虎似狼的網路創業家利用這些資訊,可以「想」出很多很多更棒的新應用!

當然,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email也是最多「垃圾」的地方,我在《搶先佈局十年後》預測垃圾信件將是全球最大的危機與無法解的問題,此外剛剛也說,email已經成為許多極機密資訊的集散地(譬如銀行刷卡記錄都會email過來,買機票的電子機票也會email過來……),萬一通通都做成API開放了,會不會被不肖份子拿來盜用?當然,API的設計一定會只能在runtime做,且很有可能阻斷所有連到自家資料庫的動作,這個是一個設計者會考慮到的trade-off的問題:到底要開放更多的email訊息讓外掛程式用更多,還是要關起大部份的只讓外掛程式用一點點?這中間要怎麼切才洽如其分?Yahoo!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解答。

Email這玩意就像含苞待放的幼蕊,現在輕輕開放一點點,給它一點點水份,就會生得到處都是了。假設Yahoo!只要讓開發者自製一個小按鈕,按下去以後,到一個外掛插件去設定東設定西的,然後,讓該外掛插件加一段話(就算沒有HTML只有純文字也ok)在該封email裡,這樣,就可以想出至少100種新的玩法了吧!因此,這個「信箱2.0」和上次寫的四種email新玩法應該不太一樣,將email「社群化」不是重點(Om Malik顯然認為重點在那邊),我認為,將email的功能再「多樣化」才是重點──Email是每個人的信箱,無侵入性,不打擾,卻一定寄得到,對方也定期還是會查看,所以接下來這「1萬種新插件」,可能是我們生活中已經有的人與人之間的動作,一一的做上去了。小小的事情以前不成一個網站,現在做成信箱上一個小小的按鈕倒是很方便合用的!

當初iGoogle做出來,想把搜尋引擎改為Web 2.0入口網站,顯然沒有成功,後來再做Open Social好像有點疲態,不過,假設這次Google Friend Connect有些進展,目前的Open Social插件也願好好的改一下他們的XML檔去確定他們可以在GFC上面跑,那我們真的正式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新時代是這樣看的:Web 2.0初期,大家崇尚一個叫「Mashup」的東西,使用各站的API,做一些網站,後來沒有很成功,因為還是到那個網站較有意思;Web 2.0末期的今天,大家流行另一種的mashup,幾乎有點「反向Mashup」了,做東西在「他們家裡面」,一方面提供的功能更多了,一方面等於從來沒有離開該網站。從「Mashup」的切入點來看,這個趨勢是很好的。這也代表了創業機會的出現,以前大家是隨便亂想點子,現在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把Facebook、Google Friend Connect、Yahoo! Mail這些網站先玩個透透澈澈,然後從上面想想,哇,這些服務真棒,還可以做什麼事讓它更棒

如果自己已經有網站的,依然可以做一些外掛程式,讓自己更有威力。如果平台不允許「掛到外面」,那就想辦法把那個網站「縮」進這個平台裡……。

讓我們期待想像「信箱2.0」這1萬個app的可能性:

單單「轉寄」這一塊,轉寄笑話、轉寄影片、轉寄文章、轉寄優惠廣告……就可以想出好幾百種創新應用。

團購的這塊有沒有機會來點新花樣?

甚至,五年來我一直很想做的點子「keep in touch」的功能,也可以做進去了。

最期待的當然還是,Facebook插件,我們不敢說,創業家做了以後台灣的網友會瘋狂想使用,但Yahoo!的「信箱2.0」?台灣的Yahoo!奇摩等於是黃金掛保證,幫奇摩郵箱做個插件,是爆紅的黃金之路,只是他們是否願意跟著美國公司開放郵箱?或許本地的創業家可以透過各種管道開始問一問了。

1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