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出來」對身體好(附有趣數字)
前陣子,CNN曾有一篇文章在討論「哭」,在商場上,「哭」是被禁止的情緒,因為它代表著脆弱、逃避、崩潰…尤其是女性同事,並不是被歡迎的「專業形象」。不過,最近又開始流行「哽咽」了,名人開記者會,總是會出現「哽咽」的橋段,記者會狀況特殊,面對這麼多燈光媒體,氣氛和平常不同,不小心露出最脆弱的一面,也好,記者會透過電視告訴大眾,人都是會哭的,哭不是壞事!最近有一篇來自英國的The Independent文章更引用科學報告為「哭」平反,認為「哭出來」其實有益身體健康呢。
報導先引述市調統計結果,有88.8%的人會說,哭出來,讓他們心情轉好;只有8.4%的人說,哭出來反而讓心情更糟。這個只是市調而已,文章還引用了科學家的說法,哭,真的可讓我們的身體重新「RESET」。
原來,人體會排出三種淚水,第一種是「持續淚水」(Continuous tears),每眨一次眼睛都會製造出一點點,讓我們眼睛保持濕潤,對抗外界微物質。第二種淚水叫「反射性淚水」(Reflex tears),有外物掉進眼睛,亦會自動產生,試圖將外物排除。第三種則是我們所熟知的「情緒淚水」(Emotional tears),因為某種情緒而引發的哭泣,科學家發現,「情緒淚水」雖然都是從淚腺流出,但它的成份,竟然和其他種類淚水不同。它含有較多的蛋白質、錳(manganese )、以及一種叫「Prolactin」的荷爾蒙,是人體在緊張、壓力時容易產生的物質,太多太少都不好,而淚水就是在幫忙排除這些,讓身體維持平衡。科學家還發現,哭泣的時候,皮膚敏感度會增加,呼吸也會較深較沉,這些都是身體的調整,讓身體恢復到健康的狀況。
文章還提到好幾個關於「哭」的統計研究,很好玩:
目前,男性平均一年要哭7次,女性則多了6倍,要哭47次。
80%的哭泣都是半小時內會結束,只有20%的哭泣是超過半小時的,有8%則超過1小時。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哭了超過半小時,這可能就叫做「相當傷心」,當一個人哭了超過一小時,那他就是「非常傷心」。
有70%的民眾不會試圖隱藏他們在哭泣的事實,換句話說,只有30%的民眾會試圖隱藏。文章有提到,相較以往,人類正在最能接受哭泣的年代,男人都可以在鏡頭前大哭,沒關係。
有77%的哭泣是發生在家中,有15%則是發生在工作場所或車上。
有高達40%的人是自己哭的,旁邊沒人。換句話說,每次當你看到有三個人在哭,另外平均還有兩位也是會偷偷在家裡哭的。
人們哭泣的時間,以早上、下午、晚間、深夜來看,比率是16%、29%、39%、17%,換句話說,大部份的人都是在「晚間」哭泣,這可能是因為那時候總是一天的結尾,或許是一天結尾以後首次回到自己家裡(一個人)或是剛剛見到家人,因此在這個時段發生了哭泣的動作。報導更說,人們最常哭泣的時間是6:00pm ~ 8:00pm。
不過總覺得名人在公眾面前哭,
尤其是藝人,
會讓人感覺那種哭是假的…
原來哭泣還有那麼多的學問啊!!
沒有順便介紹哭泣後為什麼眼睛會種的原因嗎??
呵呵~比較想知道的
這也是跟特殊的情緒淚水有關係嗎??
哭是种艺术,看来我的艺术造诣还不够高深
覺得自己該哭又哭不出來的時候就無奈了
你哭不出來嗎?
相信必是心中的自尊心作祟!相信是你放不下!
我的感覺要多多與自己溝通!
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我閉上雙眼….
自己與自己做心靈深處的交流…
就會不自覺得流下眼淚~有時更是激動不已!
有時,”哭”也是激勵自己的動力,更新你的靈!
活到這麼大了~我自己算一算真的沒哭過幾次……直到去了教會,這個先不提
想一想多是環境所趨~
活在這年代,讓人壓抑許多俗事,壓抑久了真的是會出病的
人需要適當的釋放
第一步”多與自己溝通”吧!
==========================================
支持這個BLOG,支持Mr.6,加油!!!!
哭是一種感動,跟笑一樣,有了情感的交流
人生就快樂了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不能哭。尤其是男生真的很壓抑,也許過了中年容易感動調眼淚是因為淚水累積太多沒有釋放,如水庫溢滿狀態一樣危險。讓我想起那次跟朋友分開整整晚上哭了兩個小時。整條毛巾都濕了。果然哭過後心情不那麼沈重
關於三種淚水的不同成份,CSI就已經演過了(該說編劇們真能跟得上科學的新研究嗎 XD),呵~
之前看研究報告~體內錳積聚過多~會累積成憂鬱的心情
所以~適度的哭一哭~可以保持美麗的心情
我是一個容易感動的人~眼淚會不小心跳出來
實在相當傷心~會偷偷躲起來~讓眼淚跳跳舞
失戀對我打擊很大,已經都哭出飛蚊症了
我大概是非常傷心的好多倍吧~超過10年了 現在想起來都還是可以難過個幾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