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網路,讓你和家人達到「史上最緊密」?
最近天氣變冷,討論一下溫暖的事。先來想像兩個家庭:
一個是在1950年代,全家住在一起,天天聚在一桌吃晚飯,逢年過節更是親族全部兜一起,門口擺滿了歪七扭八的各式男鞋女鞋童鞋,熱鬧揚揚!
另一個是在2000年代,全家四散各地,逢年過節別說親戚聚一起,若家人也能聚一起就要偷笑了,家門口永遠就那麼零星兩雙鞋,偶爾多了兩雙。
這兩個家庭,居然是後面那個比前面那個還要更「緊密」?
你相信嗎?
人類有個垢病,當我們處在最佳的年代時,我們不會知道,我們也不會相信,我們永遠覺得自己身在一個退步的年代,永遠覺得「舊事最美」,這個現象不只在亞洲,老美也都是這樣子的,所以,令誰都很難接受這個論述,我們現在「可能」正處在人類家庭「史上最緊密」的時期!而讓我們更緊密的,是「手機」與「網路」。
San Francisco Chronicle於兩周前引用了一篇市調,他們找來美國2252個民眾面訪,結果發現有40%的人認為「手機」和「網路」改變了他們家庭的緊密度。在這些人之中,有高達63%的人認為讓他們的家庭更緊密了,只有28%的人說手機與網路有負面效果,而其中更有高達47%的人表示,家庭成員不只是更緊密、更「找得到」,連溝通的品質也變好了。
這個數字聽起來很震憾,放在自己身上想想也有道理。年輕人長年離家,到大城市去工作,自組新天地在大城市裡,甚至在不同的國家、大洲。這時候,帶著一份無法彌補的缺口,反而更眷惦著家人。當你出門時,找不到手機,還要想辦法翻箱倒櫃的找出來,那時候心裡想的是誰?很累時,無論如何還是要上電腦、打開MSN,你心裡想的是誰?有些遊子,想的都是家人!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不得已」的,因為你若不帶手機,家人要找,就找不到,找不到就會慌張,所以我們不得已要習慣隨身帶著手機?但就這個習慣,這個隨身帶著手機、隨處上網打開聯絡連結的習慣,就讓家人之間更緊密起來了。
你說,這樣真的就會緊密起來?讓自己隨處被找到,就真的有緊密感嗎?你笑,其實這調查是在說,有了手機以後,和手機以前,是會更緊密吧!(奪命追蹤call當然更緊密啦!)其實這個調查並沒有說那張「問卷」是問了什麼問題,我們想像,當我拿到這份問卷,我心中想到的會是我小時候家庭,與我現在家庭,不是和1950年代比的,但是,這篇報導的結論加上我們自己的感覺,的確是可以想像,現在的家庭真的有可能優於1950年代的緊密度。
因為,報導分析,為何家庭會因為手機、網路而變緊密?這些科技,讓家人輕輕鬆鬆的就可以「知道」家人在做什麼事情,注意,只是「知道」而已喔!從前1950年代,是「早上出門,晚上回家」,中間到哪裡,不會打電話,也不會告知;而現在雖然晚上不回家,好幾個月不回家,但,由於手機、網路,隨時都「知道」家人在此時此刻正在做什麼事,正在和誰吃飯,正開車到什麼地方…。有些網站更讓照片很快的貼出來,讀的時候不只是看那個網站,也體會著家人在讀這些網站的時間、心情,而這時間、心情可能才剛於三小時前發生。
報導還說,網路與電話讓家人間除了「知道」,還可以做所謂的「愛的輕拍」(love taps),就是隨時隨地道聲「早」,問問在幹嘛,沒什麼意義的、可能幾句話的時間,就讓一天心情很好!這種緊密的方式,不是讓家人坐下來東西南北旋轉亂聊,而是「什麼也沒聊」,只是哈啦一下,這個小小的動作,達到人類最基本的親密感,我們透過網路與手機讓我們可以做到,於是我們就達到「史上最緊密」了。
所以,我們常說,好懷念以前時代的人與人之間的熱情?別了,為什麼不想像,我們現在正處於人與人最熱情的年代!
你說,好希望有一天全部的人都聚在家鄉一起度年?別了,為什麼不想像,我們現在正處於最顛峰的熱情狀況!
好好把握這個大年代,現在就是最棒!
相信你的家人一定也有手機,也會上網,那,我們有沒有常做「愛的輕拍」,我們有沒有「知道」家人現在正在做什麼?當然,目前如果還沒有這樣的網路服務,或許也是創業家一個創業機會,抓住這「史上最緊密」的家庭時光。
對我而言,以前的日子跟家人比較熱情應該是成立的
因為【以前】通常包含【小時候】,有時候幾乎是等於小時候。
大部分的人在【小時候】比較常跟家人, 親戚一起出去走走
長大後跟朋友出去的機會較大
所以根家人感情最好的時候可能是【以前的日子】
與其說是緊密,我寧可相信是方便。緊不緊密是不是要考慮心的成份啊?很難說方便聯繫上方便找上就是緊密,最多也只能說到聯繫上的緊密,我實在不想和銀行小姐打來主動提供貸款的人緊密,一條繩子圈住一群人,可以是面對面也可以是背對背。
過去「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和現今手機即時通MSN馬上call在內心勢必不一樣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電話和網路(兩者本質一樣)都是偉大的發明。
的確~
尤其是連退休多年的阿嬤都拿手機了..
不管是在家
還是去廟裡拜拜~
我們都可以找得到她
快八十歲的阿嬤 也覺得很跟的上時代
跟我們距離更近了..
為什麼人們會覺得以前比較好而現在沒以前溫暖呢?
就我的角度來看,以前聚在一起可以看到真實的人在你的面前,而現在雖然透過手機和網路讓人更加的容易找到對方、聯繫對方,但卻無法讓人出現在你面前?
突破這點或許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所不同吧^_^
天天跟你打招呼 傳個幾個字的短短簡訊
不如願意撥控花時間跟你相聚的人
「我們永遠覺得自己身在一個退步的年代」I am totally agree.但是謝謝你的這篇文章讓我更懂得「活在當下」的道理:)
老古年代我上大學的時候 就像斷了線的風箏 只有偶爾回家拿生活費的時候才知道家里的情況 父母也才有機會知道我活的好不好。 現在兒子在芝加哥上學生活費在加州存款幾分鐘后芝加哥就可以知道錢到戶 手機全天免費 一天講個幾次話小事一樁 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密切這是科技的最佳貢獻 當然舉雙手贊成。 常常見面當然好 可惜時不我與 什么事物 總是中庸為是 多了或少了 都不好。
同意Mr.6說的,這些發明確實更讓人緊密
而我也意中國人常說的「見面三分情」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