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GotPhoto名揚DEMO展,網站到硬體之間還有「插隊」機會
看了一下這次DEMO Fall展的影片,包括台灣過去參賽幾家廠商。有空慢慢的寫。
YouGotPhoto是優加數位(UGA Digital)的產品,由一位帥哥Nick Fothergill上台,台風非常穩健,重點也非常清楚,觀眾印象想必都很深刻。金髮碧眼的他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在台灣已住七年,而他介紹的這個網站(或應該說這套「bundle」),做的是從「線上」來「匯整」到「實體」的一個產品,如這頁說明,你在線上有很多地方如Flickr、Picasa、Facebook都有照片,只要透過這個YouGotPhoto.com的網站的簡單的介面,就可以透過這些網站的API「匯入」這些照片,直接將這些照片選到下面的框框,按下「送出」,這個伺服機就直接透過網路,送到你指定的數位相框的接收器,在數位相框端,也有一部份的YouGotPhoto的配合軟體,在接到這些照片後,直接在數位相框播放出來。播放出來後,還可以選擇要將哪些照片選成「favorite」,再透過互聯網傳回網頁。
這位上台的Nick正是優加數位的總經理,據經濟部資料,優加數位資本額1100萬元,也在南港軟體園區,工作採責任制,這邊說「通常10點上班5點走」(好像在幫他們徵才呵呵)。再深入查一下,優加科技似乎是休曼科技(Huveur Technologies)的關係企業,而休曼本身的股東和無線網通大廠正文科技重疊,所以,YouGotPhoto可說是「硬底子」(雙關語:既包括了「硬體」,也因為硬體而讓它網站「很強」)
是硬底子,所以才能串到硬體大廠,是嗎?
我倒認為不見得。這需求一直都在。
台廠或全世界的高科技系統商,有的本身有軟體的team,專門做從電腦到電視等介接的DMA(Digital Media Adapter)等等,裡面都需要軟體,有的公司也專門做軟體給硬體的系統廠用,賣到裡面,收權利金,賣愈多就賺愈多,這是目前許多私人軟體廠皆默默賺錢的方法,但目前這些軟體,許多注重在幫硬體在顯示的時候可以四處看看,這些軟體廠本身也想和浩瀚的網路有所合作,但由於對它太不熟,以前曾聽說軟體廠派人去和KKBOX、無名小站談。談什麼?你會問?就是談合作。但這種合作,談起來顯然不是很順,或許也沒有必要這樣談。而且,假如是Facebook要怎麼談?是Twitter又要怎麼談?
API都擺在那邊,網站都在那邊給你爬了,還談什麼呢!
或許,這是網路創業家的另一機會。目前,硬體廠的軟體團隊,或長期深耕硬體的軟體小廠,其實並不熟這些東西,也沒有時間去鑽研網路上哪裡較紅、做什麼東西會較熱門,這時候,網路創業家去做一個網站,基本上就是某種工具,將你線上的東西大整合,全部「匯」到一處,再來只要再接上一個硬體的搭配,馬上就可全部匯過去。只要支援愈多樣的東西,就愈有價值;每做一個東西,也愈築高你的競爭優勢。這是,網路創業家現在還有機會的「插隊」機會。
軟硬體公司的思維差異真的很大。
之前在硬體公司開發手機軟體 (AP & Driver),才知道台灣最大的軟體團隊可能是硬體公司,但兩方的思維真的很不同。
看媒體得知,目前ASUS的eeePC有意往軟體加值方面邁進,想變成類似iPod的產品,若成功說不定會在台灣帶動一股風潮。
在台灣,程式開發人員在軟體公司年薪120萬以上算是高薪;而在一些硬體大廠裡工作經歷1-2年的碩士程式開發人員年薪120萬只是標準,這是台灣軟硬發展不均的結果。把軟硬體思維傑和現在或許也是個機會
關於這項軟硬兼施的創意,雖然我還搞不清楚數位相框的軟體支援性如何?不過從公司發展乃至於產業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硬底子的好處是,可以真正作出了實際可行的東西!而不是一個企圖支援市面上多數硬體的陽春軟體,同時整個工作期程更可以掌握。
還早呢~
保守估計等到網站大眾化時(就像一人一機一樣)
真正的商機才要開始
http://yougotphoto.com
I mean the website seem not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