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房東房客關係再破局,Ning與WidgetLaboratory周末三日戰

這件事太大條,不得不寫。這個周末甫開始,知名社群網站母平台Ning便槓上了矽谷另一間新創網路公司「插件實驗室」(WidgetLaboratory),他們吵了三天,TechCrunch也不能放假了,分別在周五周六周日各出一篇文章追蹤。

整件事的起因,就在周五,完全無預警的情況下,Ning突然停掉了所有「插件實驗室」的插件。你也知道,一個網站沒有插件,就算沒有當機,有些功能就無法展現出來,就算功能都沒有差太多,也會長得很醜。Ning旗下的社群網站開始抗議!

其實,Ning和「插件實驗室」原本是很相親相愛的「共生」的關係,Ning是寄主,插件實驗室是寄生蟲。使用者使用Ning的社群功能、朋友結構,需要添加什麼,就跑來「插件實驗室」做新的插件,妝點自己的網站空間,增加一些有趣的新功能。Ning讓插件實驗室變紅,插件實驗室也讓Ning更有趣。Ning突然停掉人家,也凸顯出插件和寄主之間的合作的多變性。

為何變了?Ning不多說,只說它早在幾個月前就已「警告」過插件實驗室,最近問題實在嚴重,所以必須「馬上果斷處理」,果斷到在一天內突然全斷了所有插件實驗室的插件!到底警告什麼?犯了什麼?Ning僅透露出插件實驗室冒犯了使用者守則其中一條,使得「網路變慢」,另一個說法是,插件實驗室似乎偷偷摸摸「在幹一些事情」(可想而知可能是和cookie相關或甚至偷收集Ning的其他資料),至於在幹什麼事情,Ning又不說,讓人有點難以被信服。所以在周五,大家紛紛傾向可憐的插件實驗室,認為Ning就像MySpace當初亂禁插件一樣,是「看不得人家好」,是在反競爭(anti-competitive)!

接下來,到了周六,「插件實驗室」也不干示弱!它竟然宣布,要將旗下所有插件都「開放原始碼」,以實際的行動,讓所有「秘密傳言」來「不攻自破」,並且也讓它的一個收費模式整個都不見了。但同時,他們也宣布了「插件實驗室」將推出一個「搬家軟體」,幫Ning的使用者將資料整個搬出來!大家一驚,可怕,是搬到某特「插件實驗室自製社群平台」嗎?不,他們說,只是要找一個同樣是開放原始碼的社群平台,這樣就不會被Ning吃死死,不會像現在突然「斷炊」了。這招「回將一軍」真的很漂亮。但Ning也真的很硬,它馬上也跟著說,怕什麼,我們呢,也將立刻推出和「插件實驗室」一樣的服務,保住我們的使用者!這時候,輿論又更傾向可憐兮兮的插件實驗室了。

然後到了周日,一切又急轉直下,因為,插件實驗室自行在部落格中公開他們與Ning之間的官方信件,從這些信中,兩邊的態度非常清楚,一邊是憤怒的插件實驗室,一邊是沉著的Ning,沉著的Ning指出,插件實驗室在收集他們使用者的帳號與密碼,在信中警告他們,如果再繼續做,就要禁掉。通常你碰到這樣指控,你會怎麼說?應該會直接說,我沒有啊!沒有啊!但插件實驗室並未說,而只是默認了,並且繼續憤怒的爭取。這個動作被TechCrunch以一篇題為「除非證據站在你這邊,否則不要將證據隨便指出來」。結論是:「插件實驗室真是白癡。」

事情肯定不會這樣結束。不過,插件實驗室應該是失敗的了。因為,社群的最重要的朋友清單、Groups、以及想當然爾所有的歷史記錄依然在Ning這邊,「插件實驗室」的插件就算再紅,也是好玩的東西之一,想要策動使用者全部一起搬家不太可能。現在「插件實驗室」沒處發威,能靠的就只有法律,就算法律贏了,那段「沒得玩」的時間也等於宣布了「Ning勝、實驗室敗」。

蠻可惜的。矽谷部落客和Ning的關係普遍還不錯,對Ning網開一面,我對此事卻有一個不同的角度,其實,插件實驗室並不笨,這件事會比MySpace禁一個插件還嚴重的主要原因是,插件實驗室是要收費的!許多開Ning社群的人,本身不懂程式設計,做一個自己的插件,對他們而言如登天之難,而「插件實驗室」故名思義就是幫他們降低這個門檻,只要用拖曳放下的方式就可以輕鬆製作出屬於你的插件。有些是免費,有些要價高達140美元。現在Ning平白無故禁掉了插件實驗室,造成了許多網站「白花錢」,怎麼辦?變成插件實驗室在法庭上的一個有利的施力點了。

而Ning指控「插件實驗室」在裡面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我猜也就是收集資料等等,你說這是偷偷摸摸的嗎?不。其實插件實驗室早就公開在做。據說,它提供了可以讓所有某一插件主人對旗下所有插件廣播的功能,也提供了讓廣告主統一發布廣告的功能等等,「插件實驗室」早已整合旗下的會員帳號,當然也有意整合旗下所有的插件。Ning當然就怕了!假如每個Ning會員都有使用插件實驗室,那插件實驗室形同「綁架」了所有的Ning的會員。
插件實驗室雖然失敗,但它示範了現代的插件可用多快的速度就爆紅、賺錢,只是它還缺了最後一段「破水而出」計畫──就是一旦爆紅、賺錢,要怎麼移出來?「插件實驗室」用了不對的方式來處理這一段,或許還外加他們對自己開始收費諒Ning也不敢隨便亂禁太有自信,以致被Ning提早給禁掉而慌亂不堪,當然就算插件實驗室不來這一段,Ning遲早也會因為想賺它的錢而禁了插件實驗室。

所以那一段「破水而出」計畫,要怎麼設計?

所有的成功的網路服務,都是在偷偷摸摸中做起來的。插件實驗室這一類的,更要用這種方式,在平台中慢慢的竄出來。其實就連一些插畫家、部落格、小型軟體廠商,也都是靠平台慢慢竄出來的。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偷偷摸摸的經營出成果,再一口氣「破水而出」,如果創業計畫書可以以插件開始,再一套完美的「破水而出」計畫,以插件實驗室的成功來說,一定會很成功的。

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