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麥克也跟風開社群網站,SNS爛掉之前還有3個新方向

這周傳出霹靂遊俠李麥克(David Hasselhoff)也將自己的官方網站全面改為社群網站,聽說有了一萬多名會員,輿論對這個創舉的評論普遍都蠻負面的,而且它雖叫「HoffSpace」卻好像忘了註冊這個域名,蠻呆的。事實上現在社群開出來,美國網友都是負多於正,都在問「行得通嗎?」同時間,富比士今天早上也出了一篇文章「闖入中國大陸社群市場」,討論在華人世界的社群網站的新市場到底有沒有機會到達和歐美一樣蓬勃?

其實,三年下來,大家摸清楚了,社群網站百百種,最後會造成無與倫比大成功的只因為同一個原因:「所有朋友都在上面了」。這件事讓社群網站很難有競爭者,再固執的使用者也能被鯨吞進來。如果還想做社群網站,顯然就是朝這方面,做給另一種人,或給人與人之間的另一種情境。

從這邊來看,美國這邊有三個社群網站可以參考一下:

一、「A族帶B族」的社群網站:YourSphere並不是唯一的一個「小朋友的社群網站」,但許多小朋友社群只是Flash動畫聊天室或簡單線上遊戲。YourSphere的特色是,它號稱只做18歲以下的市場,我說的不是它的內容「適合」18歲以下,它是想盡辦法讓這地方真的只有18歲以下過來(他宣稱用了譬如NETIDme.com 等服務來確認身份),營造出像「學校」的環境,目的是讓父母可以把孩子放心的「送進來」。

它的會員申請,除了叫我填生日,還叫我填父母的email,這就有趣了!我填了自己另一個電郵住址,Yoursphere會寄一封信給我的「父母」,要求父母要去「確認」(verify),並且要求父母也加入會員,填很多關於這個孩子的資料(包括生日、姓別等等),你會發現這封email以及解釋信函裡的東西非常的多,將所有YourSphere的好處再次和父母慫恿一次,「這是一個很棒的地方」,YourSphere希望藉父母的力量來push孩子「只能用YourSphere!」

這個點子可說是以「A族」(小朋友)帶入「B族」(父母家長)的做法,讓我們想起一個非常有趣的點!YourSphere利用兩個本來就認識的族群,互相拉進、互相牽制,有點像我們當初想到但沒成功的「Team」概念,因此,我們或許可做一個社群,是專給A群的,A群會很積極的進來,就像這些小朋友一樣,但讓他們只填一點點東西,外加一個B群的聯絡方式就好,接下來,站方就轉而去找B群(以YourSphere為例就是他們的父母),B群知道,A群很喜歡此站,所以一定也會買單!站方讓B群努力的填好該填的東西,到最後,雖然還是會有一些人「作弊」,但會有更多人沒有作弊,藉一族群帶來另一個族群,這個社群玩法將很有特色,網站也起來了。

二、「好幾張臉孔」的社群網站:「Sixent」則是一個簡單的社群,轉司讓你「建立」好幾張不同的「臉孔」。既然社群網站是人與人之間平的平台,那你的「個人首頁」(personal profile) 就像一張「臉」、一個態度。我想,我們對於老師與同學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對老闆、同事、部屬或許也是不一樣的;對客戶和對朋友又是不一樣的,但現在一般的社群網站就只給我們一張臉,用的是複雜的「權限切分」,難以設定,因此對Sixent就有需求。

既然Sixent主打的是「一人多面孔」,那如何簡單的建立、設定每張面孔很重要。Sixent的個人首頁是目前少見的「三欄式」,進去每個個人首頁,都可以用拖曳的直接安到喜歡的位子,介面做得相當直覺、精美。此外,和其他社群不同,使用者一登入其實會來到一個「中控儀表板」(dashboard),中間的地方已經幫你先設好三個個人首頁,像我的就分成PersonalProfessionalPublic,分別以不同的住址進去,哪種朋友就給哪種住址。一一進去修改,想加還可以再加。由於設定實在太簡單了,使用者可以將主要的那張臉放在Facebook,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臉則放在Sixent。也促使我們想想看,另外還有哪些不錯的線上點子可能需要「不同的臉」?譬如,小型網拍業者的店面?還有部落格的留言平台?活動的線上報名頁面?

三、「一生中的第一個」社群網站:大學生族群是人人垂涎三尺的市場,但競爭太激,大家開始比誰搞得比較辣,不禁想到,為何不能退而求「高中生」?高中生已經夠成熟去玩網路了,在美國,最紅的高中生社群網站不是Facebook,而是它的競爭者MyYearbook。其實它的數字並不好看,據維基百科目前只有780萬個會員,創投資金亦只拿400萬美元,但它自去年相比又成長了2.8倍,也已有可觀營收,而且我們可以想像它會一直成長下去,因為它實在太高中生了!幾乎丟掉了其他社群網站既有的包袱,一路下來只想辦法讓自己網站和高中生更貼近,它先與高中生常用的教功課網站「CliffsNotes」合作,取得一些「內容」,讓它不只是乾巴巴的平台,接下來加了一些「PK功能」,並導入了虛擬貨幣「lunchmoney」,用這虛幣可以購買其他使用者的照片,還加入遊戲機,一邊打遊戲一邊賺新的虛幣。它的首頁也提高一些功能像「最新做的Quiz」、「最新的動態資訊(news feed)」還有似HOTorNOT的配對服務,首頁的橫幅選單也弄得像玩具反斗城。

但這不是MyYearbook最帥之處。我對高中生的市場是這樣看的,一般網站的新會員來源是「其他上網的人」,找尋這些人,山嶺一重又一重,總有一個極限(像MySpace和Facebook就差不多到了),但,高中生市場並不只是一個利基市場,它對它的「會員」來說,是他們「一生中的第一個社群網站」!MyYearbook也摸出了如何做一個族群一生中的第一個社群網站,保有這個競爭優勢,這一點,若可以一直維持,它就好像開了整座城「唯一的小學」,每年有多少人出生,它就有多少新會員人,一長大,就會乖乖加入!MyYearbook不必打新族群,基本上它新族群是同一批人,它的挑戰是在「另一端」也就是想辦法留住已慢慢變老的舊族群,所以可玩的東西就變多了。讓我們努力騷頭想想,還有哪些機會,讓我們建立某一些人「一生中的第一個社群網站」呢?

1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