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oovi幫部落客提供24種語言RSS,「混搭型插件量產」新明天

奧運已在明天,美國矽谷才開始提國際話題。昨天TechCrunchReadWriteWeb共同講到這星期剛剛新開的網路服務「Mloovi」,由英國創業家所創,讓你為自己的部落格提供「不同語言的RSS feed」,自動將原文翻譯。也就是說,從今起,只要使用Mloovi,就可以在部落格邊欄多放「訂閱德文版」、「訂閱韓文版」、「訂閱泰文版」…,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可以訂閱你的部落格文章!目前支援24種語言,像我在這裡將Mr.6部落格提供印度文的RSS訂閱,誰來幫我看看有沒有翻錯。

對於所有部落客來說,Mloovi會是很重要的服務。一般的「老外」讀者,是不可能到你的部落格去找東西,就算有自動翻譯,他們寧可先找自己熟悉的語言。但,不表示這些「老外讀者」對你的部落格「不重視」,而是,這重視的程度可能暫時先放在心裡,有機會,就會去擁抱它、為自己「準備好」。Mloovi讓整個流程「反過來」,它讓一些地區性的博客,透過加入讀者熟悉的異語言的RSS訂閱,促使這些「老外讀者」先訂閱再說,反正大家RSS都訂閱一大堆,本來就不可能全看,通常是選題目、裡面幾句重點,哪天這位部落客寫了某個讓該「老外讀者」喜歡看的題目,及時的送到他的RSS閱讀器,讓他點進去看完全文,驚為天人,便開始在他的族群中散布了!沒多久,你會發現怎麼愈來愈多德國人、西班牙人、義大利人,都開始讀你的文章了!

也就是說,一些影響力大的地區部落客,透過Mloovi,有可能將他們的影響力,傳到一個從來沒有想到的國度

但,這還不是Mloovi最棒之處。RWW將它和之前另外兩個點子,也就是「維基翻譯」的Lingro.com,以及「大家幫忙翻譯影片」的dotsub.com,並稱為網路最近和自動翻譯有關的「三大讚」。看看這三大讚,就知道Mloovi的優勢了。Mloovi這個「讚」,比另外兩個「讚」還容易做,容易得不知幾千萬倍。Mloovi從頭到尾,只是一個簡單的「混搭」(mashup)

基本上,Mloovi只是拿Google Translate的API,套上你給他的RSS種子,形成了新的RSS,準備在那邊,你可以將它再套上Feedburner,如RWW這邊做的他部落格的「德文版的Feedburner」,及「中文版的Feedburner」。Mloovi目前只有兩個人,或許工程師根本只有一位,花個一星期,歐不,或許是一個周末,東拿西拿幾個現有的工具,就把一個Mloovi給做出來了!

做出來,給這些本來就已經在提供RSS的部落客使用!

讓我想到很妙的其他事。

做網路或許不必這麼辛苦,找民生必需品搞電子商務就好,放上去賣,要賺就穩穩的賺,要賠也知道為何而賠,只是網路實在太厲害,既然搞網路,當然希望找到一個隱藏的、前所未有的需求,然後把它「胡里胡塗的做出來」,讓它變成三年後大家都在講的故事,如同這些Bloggers、Google、Wikipedia、MySpace、Facebook、Twitter當年一樣。以台灣創投的語言來說,「這樣的upside才夠大。」

只是,網友的心詭譎莫測,抱著upside的夢想做網站,很辛苦,風險大,所以網路創業家有時也該適可而止,也就是,當我們大試、狂試,發現網友已經決定走這條路,或許還沒起飛,但應該就該暫時暫停挖其他新路,看看可不可以在這條已成功的路上,開始種花、蓋涼亭,最後建出一間百貨公司,讓更多網友走上這條路。

Mloovi顯然選了一條很多人在走的路,它看到Feedburner很多人在訂閱,就卡一個服務在這邊,以widget(插件)的方式出現,讓它變更好。
妙的是,它讓它變更好的方式,竟是弄出一個「混搭」。這對於整個「混搭」界,也會有一些啟示的。目前我們看到這麼多各式各樣的「混搭」,做起來很容易,有的是在一星期內就可以開站的,但是,這麼多絕妙的創意、這麼多美好的資料,幾乎通通都死光光了,有的則是羞答答的、靠搜尋引擎默默賺錢。為何mashup不起飛,因為在現代要做一個新網站,無論如何,風險都比「插件」還大很多了。

Mloovi暗示了網路上另一個可能的「量產手法」,大量去找尋一些「網友都會經過的地方」,拚命的拿現有的所有提供API的網路服務,去想想可否做成mashup,推出,直接透過他們出去,簡單,容易試,就算賺不多,一點一點累積也可以。聽說最近許多Facebook Applications的創業家已經開始退出,回歸做正統的網站,或許他們繼「Facebook app量產」後,會對這樣的「混搭型插件量產」(mashup + widget)的模式產生興趣,Web 2.0或將又有新一章。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