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直航日,談新航線的爭議與「追新」的人生觀

今天是美國國慶,也剛好是海峽兩岸首次正式直航日

隨便坐上台北的計程車,司機對這件事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而且,想必媒體在接下來幾個月又會對一些芝麻小畫面七七叉叉炒作。常想,他們不過就和我一樣是市井小民,有什麼好發表的。我認為,一般市井小民是沒有能力去讓一個地方「創新」與「守舊」的決定,只能配合著。對我這個市井小民來說,我至少是站在高興的一方,因為以後作役男出境可以直接飛上海、北京、廣州,不必每次都是香港、澳門兩地輪流跑(當然機票的價錢也得要合理才行)。

但真的值得高興的是,多了很多機會

有個題目我一直想寫,這個題目是「新航線的開闢」。我指的並不是廣州與高雄、上海與台北,台中與廈門,而是關於長榮航空,在上個月開啟了兩條飛往日本的新航線,一條是去宮崎縣的「宮崎機場」,一條是去「小松機場」。兩個都是日本相對較偏遠的地區,長榮航空飛日本的機場也將從八座增加到十座

你說,開這兩條線是幹嘛?

開發、開發、開發!

日本是大家最喜歡玩的國家之一,不少人有「常常往日本跑」的經驗,東京、大阪、北海道都玩過了,便是開發新地方的時候了。這時候航空公司扮演關鍵角色,對他們來說,一周出發一~二班就好,每班只要載客達55%,就可以賺錢。這次兩條新航線的開啟,他們希望對日本的「北陸三縣」(石川、福島、富山)帶來新的台灣觀光客。

「開發」的,不只是航空公司。當航空公司這麼一飛,接下來的連環效應更為驚人(當然,這連環效應可能是已經先談好了),帶來了徹徹底底的「多贏」。贏家之一是當地政府,收入變多了,產業繁榮了;旅行社也賺錢,多了幾個方案,就表示多了幾批客源;旅遊客也很爽,只要飛兩小時五十分鐘,多了一個新地方可去!

當事人都很爽,都多贏了,但「當地居民」呢?當你的生意、你的職業,和這些觀光客沒有丁點關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些觀光客是「多出來的」。當觀光客變成「多出來的」,說的語言卻不同(中文、日文)或者是一個不熟悉的口音,穿衣打扮的風格與當地居民迥異,這時候,人類的醜惡本性就來了──

排斥、排斥、排斥!

每一個「開發」案,都會有「排斥」的人。就像每一個「創新」的聲音,都也會響起「守舊」的聲音,但,重點來了:

世界上,已經少有像「開發新航線」這樣,造成「多贏」的事情了。在商業體,搶的是同一批消費者或買家,於是大多就是競爭競爭競爭、流血流血流血。像「開發新航線」這檔事,大體上追求的是消費者花更多錢在上面,而他們是心、甘、情、願的。

真的,世界上已經少有像七月四日今天,這麼歡樂的大家多贏的一日了。

當這件事根本就事不關己,自己只是一個市井小民時,排斥、排斥、排斥,或冷眼旁觀,或等著被煽動,這已經不是在「創新」或「守舊」之間的選擇,因為「創」的人不是我們,「守」的人也不是我們。未來根本不是我們的智慧可以去預測的,還是放手讓專業的人去做吧!

市井小民面對像「新航線」這樣的事情,看起來,每一位計程車司機都可以做總統也可以做在野黨,說了一口創新與守舊的決擇,其實,他身為市井小民,他的兩個選擇,一是「追新」,二是「賴舊」。就這樣。

追新,就是人家推出新的,我們就去「追」。

賴舊,就是人家推出新的,我們批評它,用各種故事與理由,其實是在「賴皮」。

兩者聽起來都很笨,但我們是市井小民,確實就是這兩種選擇。一直以來,99%的人類面臨的都是這兩種選擇。

許多人都選擇「賴舊」。看,愛迪生發明電燈,相信有些人還想用油氣燈;當洗衣機被製造出來,老祖母依然堅持用洗衣板,認為洗衣機是洗不乾淨的。但我相反。寫了16年日記,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我用自己的身體與心靈作了一場實驗。這實驗的其中一部份,就是「追新」這件事,絕對不會讓我遺憾。

某晚肌腸祿祿,想吃一碗某家老店的牛肉麵,偏偏朋友想吃的是另一家新的,好吧我去吃吃看,點了一桌從沒聽過的怪菜,配一碗白飯,菜來了,確實不怎麼好吃,有幾樣就擱在那邊,不過,回家以後,寫在日記,那是一種「又做了一件大事」的感覺。

某天真的不想見人,好想窩在電腦前,上星期卻已經約好兩三個新伙伴在下午一場接一場,百般不情願的去接待,到了傍晚,靈魂已經磨到光滑,意識已經模糊,卻湧上等比多的成就感,以及好多好多新的知識與新的體驗,又一次的「做了一件大事」的感覺。

我常常想,如果我當時決定在家睡覺,和當時決定忍一忍跑出來玩個什麼,一個是「賴舊」,一個是「追新」,追新,永遠贏過賴舊

當一個「追新」的觀光客是什麼感覺?

我與老婆到日本東北遊玩,漂亮的仙台機場,整個下午居然只有三個班次起降,其中一個是飛北京,一個是飛台北,下午四點半飛完台北,機場就準備要關門了。這麼漂亮的機場,幾乎被台灣的觀光客給包下,所有的商店小姐與機場人員就服務這一小群的觀光客。

回家查詢才知道,台北到仙台,是一個兩年前才開發的新航線,大部份來這裡玩的,都是玩日本玩到「沒地方玩」,因此觀光客仍不多。每一個觀光景點,幾乎沒有其他也是從台北或上海去的觀光客,全部都是日本人。

玩這些地方,多了一分輕鬆與愜意。你照這些照片回去,反正沒人會認得這是在哪裡,反而是一種只給自己的回憶。

那,接待了「追新」的觀光客,又是什麼感覺?

這我還無法回答。不過我想,許多有接待過交換學生的朋友,應該都有體驗。

這體驗是,人生更為豐富。因為追新永遠贏過賴舊

這就是我們的人生,當一個新的觀光客,也接待新的觀光客。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享受新鮮的事,不要再賴皮了,我們今天就翩然起飛去「追」。

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