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3女生開「欲換團」成媒體寵兒,卻不見它解決問題

最近台灣有個新網站叫「欲換團」,這是另一個「換客」網站,讓人「以物易物」,從網址可看出它還在交大裡,由三名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的女生所創立。這之所以一個很有趣的新創網站,是因為據Yahoo!奇摩上上週的搜尋排行榜顯示,「欲換團」這個字的搜尋熱門度高高掛在排行榜的第四名!這類排行榜常由一些「xx工專」或「政治人物」名詞充斥,前者常常是裸照外流,後者常是哪個政治人物撂下名言一夕爆紅,排行榜很難得的出現一個正統的「網站」,而且是一個很清新大學生網站。

為何突然爆出這麼多人查「欲換團」這個關鍵字?原來,在5月19日~25日,它一再的被新聞媒體提及,包括電視新聞。一瞬間,四處都看到關於「欲換團」的新聞,觀眾看了新聞,就到搜尋引擎搜尋「欲換團」。據報導說,「欲換團」的會員數大約不到1000位左右,當時已有800個商品成交,這是被報導前的數字,但報導後、登上搜尋排行榜前三名後,為它至少帶來每日十萬人次以上的流量。我查了一下,依物品序號顯示,目前「欲換團」站內卻大約「只」有3154個商品

登上媒體是多少網站夢寐以求的事!但登媒體以後只帶來3154個商品,我認為效果不彰。

有趣的是,上周,好幾位朋友與我提起「最近好像有個換東西的網站,很紅耶!」。我就問,那是e1515嗎?還是交換網2.0

我形容給他們聽,他們眉頭一皺,咦,不對不對,「是三個交大女生創的。」

名字忘了,事件忘了,好像只記得,「三個交大女生創的」。

然後大家都覺得,「欲換團」好酷好酷,因為報導提及好幾個「實例」,譬如這篇寫的,「想吃芭樂的,拿手邊有一個多餘的手機套短時間成交」,「拿一件看不順眼的裙子,上網交換到一頓晚餐,因為對方來宿舍取貨順便幫她把晚餐都買來」, 這篇也寫,有人「以白糖及越光米,換來一杯咖啡兌換券」,有人「用衛生棉換芭樂」,有人用「帽子換來一雙鞋」…。這些案例打中我每個朋友的「哇」,當然也打中新聞記者的「哇」。這些都是「新聞點」

或許,「三個女生」也是「新聞點」,或許如雷貫耳的「交大」也是「新聞點」。現在在Yahoo!奇摩或Google查「三個交大女生」,頭幾筆資料都是「欲換團」!但,「新聞點」可不可以換算成「甜蜜點」?如果可以,就算是十比一的這樣「匯率」都算划算!

但,記者們不知道的是,「欲換團」早已經不是新的網站。「換客」這個點子,早就存在一陣子,在台灣,競爭者就包括e1515交換網2.0拼奇網等等,而中大型網站也早就推出類似的如Kijiji的「以物易物區」、露天拍賣的「以物易物區」;大陸則有易物網易物趣。前面已經有「前人」,那,「欲換團」有沒有提出新的做法?還是只有「學習」並以「噱頭案例」吸引輿論?譬如「許願池」一字,就可嗅到一股濃濃的火藥味,因為放眼當今所有有提供商品的網站,少數使用「許願池」一字的似乎就只有另一個換客網站e1515。看完「欲換團」會發現,它似乎並未提出太多新的解決法,連「以環保、惜福為理念」好像也早已是換客網站的訴求,唯一提出的解決法就是它幫其他換客網reach到大眾媒體,所以,現在大家都看到「換客」網站了,都認識這個新點子了。

我對於「抄襲的點子」比較反感一點點,我的看法是,網路這麼大,不認為大家就只能想到這些點子。當然,網路上面人人有機會,後進者就算是東抄西拉依然能被使用者看到,尤其得到主流媒體的注意。但,大眾從「認識它」,到「使用它」還有很大差距,不信你去問問常常上主流媒體的網站,有因為頻上媒體而會員破20萬的來跟我講一聲!除非,本身有設計強烈的「一傳百、百傳萬」的機制,或者,已經解決那個最大的問題

對於「換客」來說,這個待解決的問題就是──你有東西換,我也有東西換,但,真的換得成嗎?換得成什麼有意義的東西嗎?換得成,你高興、我開心,雙雙拿出第二樣、第三樣、第四樣東西……。「欲換團」發生在學生宿舍,加上新鮮感與幽默感,初步的換成率相當高,但,拿到外面去是否還有這麼高的換成率?等熱潮過後,學生跑去玩其他東西,是否還有這麼高的換成率?

在台灣,另一個換客網站e1515號稱為「台灣第一換客網站」。寫到這裡必須自我揭露,「以物易物網」創業家我本就認識,所以「欲換團」聯絡不上的情況下我就先來問問這位e1515的創業家。這位創業家說,e1515這點子,是創業家在前年的10月想到的,是否也是受「啟發」不得而知,去年初才找到團隊開始做,創辦人一共4位,分別為程式工程師、網站設計,另外兩位做客服與對外聯繫,做不到3個月即完成,並於去年4月開站。不過,e1515的媒體露出顯然遠遠不如「欲換團」,只在「台達電電子報」、「網擎電子信箱」曝光過,並接受過「國立教育電台」的專訪,但目前e1515的會員人數,竟號稱已達到12,000人,線上有效物品數為25,000樣,我去網址檢查過此數字,幾乎每三、四個至少就有一個有效產品,以目前產品序號高達66000個的情況來看,這個產品總數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說,e1515目前商品數是「欲換團」的10倍。當然這樣比又不太公平,畢竟e1515已成立了一年又兩個月,而欲換團才剛開兩個月,鹿死誰手還不知道。

但我覺得,e1515蠻有意思的是,他們從一開始,就試著「解決問題」。他們抓到一個重點:換客網就是要「換成功」才設的,而每個人的「供」、「需」皆有不同,若一個換客網站只能「一對一」、「你給我,我給你」,恐怕困難!像「芭樂換手機套」這種事情,噱頭一陣,卻不見得是長長久久,因此,e1515一開始就著手研發他們所謂的「聰明交換法」,所謂「聰明交換法」,就是能「多方交換」,這張圖可以說明一下,這是目前獨步台灣所有換客網站的。

e1515堅不透露,他們的「聰明交換法」是怎麼寫的?這個問題並不trivial。比方說,會員A提供一個新品想交換,站內只有A、B、C三個會員,站方必須先檢查B會員有沒有A想要的東西,也要檢查C會員有沒有A想要的東西,若找到B有,但B要的東西卻並不是A提出的那個,那又要針對B想要的東西,到C那邊去找找看,找到了以後,再看看C想要的東西A是不是剛好是A這個。三個會員聽起來還ok,但若是3萬個會員呢?算不完哪!另一種寫法是「抓頭抓尾」,先查A想要的誰有,再看誰想要A的東西,然後中間想辦法串串串起來。e1515顯然已經徹底研究過各種方法,最後研出一個演算法,在e1515開始使用,並已經在申請專利中。e1515顯然一開始就將「聰明交換法」列為首要目標,特別表示,「這個網站成立的核心是聰明交換法,因聰明交換法我們覺得可行才開始弄網站。」

換客市場這麼大,不敢說接下來誰會勝出。誰都有東西可換,加上環保觀念大家不丟只送,我還知道,另外至少有一個團隊也即將也踏入此行列,先幫他們保密。現在只能說,使用者最大,User is King,誰能幫他們解決問題,只要一天帶來幾個滿意的使用者,就算「沒記者甩你」,也可能會爆紅。創業家該想的,並不是找「梗」找「點」來搶上媒體版面,而是如何「解決問題」,這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見。

3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