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E、Safari三大瀏覽器同時出新版,創業家明年初記得跟著改站
上周,《紐約時報》傳出準備推出內容API,讓其他的創業家更方便的抓取它肚子裡面的大量新聞與評論內容。我最近關注美國新聞,早就覺得《紐約時報》的文章特別合胃口,它的內容好像根本就為網路而設的。這個API可望為網路上的新網站們,找到一些新的「內容型點子」。
同樣在這個《紐約時報》,周初又刊出了一篇好文,引來矽谷其他部落客的呼應。它宣告,「瀏覽器的二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
Firefox 3在經過半年的公測後,正式版即將於下個月正式推出,而微軟的IE 8也即將於年底前正式推出,然後蘋果的Safari也偷偷的急速擴充市佔。以上三件事全部都在今年會發生。難怪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因為上次看到broswer之間發生這麼激烈的衝突,好像是早在IE與Netscape對碰碰硬的時代,當年微軟一旦大勢底定,從IE5到IE6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才推出。不過,現在已經不同,IE7才剛出,IE8緊追而來,對創業家來說,或許,反而是新的創業點子的機會?至少,趕在明年初之前改個站,配合瀏覽器的一些新功能?
有趣的是,從前的網站創意家是不會去care這些Browser的改良的,除非你做的是StumbleUpon、Streakr這種天生就是跟瀏覽器在一起的工具,或是直接做Maxthon、Flock這些「改良式的瀏覽器」,因為,瀏覽器終歸瀏覽器,只是一個視窗罷了,和網站本身幾乎沒有什麼關係。創業家可以選擇為自己的網站加一個瀏覽器的plug-in,或bookmarklet,但這些小玩意兒常常只是「邊緣產品」,不影響主力產品的使用方式,雖不難做,但曾做的與會做的也不多。
不過,接下來,由於這些瀏覽器的「二次世界大戰」力拚推出新功能,情況不同了。由於一個瀏覽器能做的事就這麼多,目前能做的都做了,所以瀏覽器的新功能慢慢的延伸到了「網站內容」的部份。網路創業家若能思考這些新的功能將如何改變使用者瀏覽網站的方式,思考自己可以怎麼搭著這股潮流,現在製作,明年初開站,剛好趕上第一波瀏覽器大換新,輕輕鬆鬆趕過競爭者,坐在浪頭上。我認為2009年初始我們將看到一批新網站,搭著這些瀏覽器的新功能,提出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新網路做法。
三大browser會推出的新功能重點如下:
Firefox 3:FF3重要改變之一是為瀏覽器增加個人設定並加一個「Awesome Bar」,基本上現在只要在住址欄敲入一個字,它會自動叫出從前曾拜訪過的類似網站。目前你敲「news」,它只會顯示URL網址開頭剛好是「news」的,但以後只要住址任何一處有「news」或者是網站的title有「news」這個字的通通都會列出來。這個功能搭配著個人化推出,安全無須堪虞,對個人而言會變得非常輕鬆,或許甚至再也不必設定「我的最愛」,而我更認為Awesome bar顯然是針對搜尋引擎的所謂的「瀏覽型搜尋」(navigational query)而來,譬如你想看「Mr.6」,卻懶得打網址或暫時忘記網址,就到搜尋引擎敲進「Mr.6」,直接點進第一個結果;以後不必這麼麻煩,直接在Firefox 3的住址欄敲入「mr6」即可。
「腦筋動得快」的網路創業家,或許可利用此新功能,未來的FF使用者,想找「camera」,說不定不會先去搜尋引擎,而會有「先在網址欄敲敲看」的習慣。因此,新創網站的「網址」與「title」相對的變得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包括「重點」,而且是所有的重點。寫程式與設計每頁的抬頭時要注意這點,甚至在這點上「加油添醋」,或許可為自己網站帶來更多來訪數。
Internet Explore 8:微軟這邊的IE8也不是開玩笑的。它即將導入了幾個重要功能,據文章形容,第一,使用者可以將一個網站的「某一部份」圈選並存下,並且放到瀏覽器的邊欄區,隨時監測它的變化。第二是「Activities」,只要選一個字串,可以直接將它「餵送」到其它的網站。
這兩個功能顯然都可以跟著做。新網站或許可以刻意的設計一區是專門給使用者圈選的,裡面包括好幾個重要的數字,讓使用者更想放到瀏覽器的邊欄去,一次監測好幾個數字,也因而時時提醒使用者可以再「常常點回網站看狀況」。第二個「Activities」功能我不確定是否要特別安裝plugin才能成為「餵送對象」之一,無論要不要,或許網站以後都可以搶先做這麼一個「窗口」,專門接收IE使用者選取並傳來的這些字串,然後做一些事。從目前新聞網站的高使用率就可知道網路大宗使用者現在還是最喜歡「讀」,不喜歡「點」、「寫」,IE的這個功能可望讓網站(尤其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Web 2.0,多了另外一個「分享出來」的方式。
Safari:蘋果這邊沒什麼大功能上的變化,它最大的變化,就是準備耍「賤招」要急速增加它的佔有率。據此報導,從上上個月起,每當使用者要下載蘋果的iTunes軟體,就會順便連Safari一起下載,然後它很熱心的自動的幫你安裝Safari,除非眼睛夠利,選擇「decline」,不要安裝,否則Safari就進入了你的視窗電腦。這個小小改變據Net Applications指出已經為Safari在PC的市佔率在短短一個月內狂飆3倍!我不清楚Safari的功能清單,不過如果它的市佔開始增加,甚至超過10%,創業家也不得不注意一下了。
IE8,FIREFOX3的这几个新功能safari早已有了。
Awesome bar safari 2的时候就有了;
“將一個網站的「某一部份」圈選並存下,並且放到瀏覽器的邊欄區,隨時監測它的變化”safari3也有了;
safari的问题就是兼容性不及 ie,和firefox ,虽然它速度最快,对web标准支持最好。
最近剛換了macbook,雖然還不熟練,但發現safari和iwork都比微軟的聰明好用,而且簡潔;safari的衆多貼心小功能,大幅減少在ie下的鼠標動作和重開葉面。
但文字輸入框的字體、段落間距選擇,換到safari就完全消失了,打文章的時候超麻煩。
去年以來周圍不少用慣了itune、ipod、iphone的PC用戶開始轉Mac,網站上也出現了大量mac入門教程,看起來蘋果家族還會有很迅猛的增長呢。
Mr. 6 有空可能還是要用一下 Safari (至少新買的 MacBook 裡面的有灌吧!)
只要用過像是輸入框縮放的功能,到其他瀏覽器可能就難以適應了,更別說其速度的”飆漲”了。
最近 Yahoo! 買下的 inquitor,目前也是 Safari only 的小工具。剛好我今天手癢寫了介紹。
哇……刺激了……
比連續劇還好看!
請看:
Firefox 要怎麼拼?簡寫又是什麼?(http://wiki.moztw.org/index.php/Firefox_FAQ#Firefox_.E8.A6.81.E6.80.8E.E9.BA.BC.E6.8B.BC.EF.BC.9F.E7.B0.A1.E5.AF.AB.E5.8F.88.E6.98.AF.E4.BB.80.E9.BA.BC.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