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奇景:老師怕父母討厭,父母怕小孩討厭,小孩無法無天

「我跟妳講一個悄悄話,不要跟爸爸講。」

綁著兩個辮子的她,天真的看著她媽。

什麼是悄悄話啊?

「來,耳朵過來……。」她媽說。

她豎起了耳朵,讓她媽在她小小的耳朵邊,悉悉窣窣一番。

她聽了,咯咯笑了起來。

從此,她愛上了「聽祕密」的感覺。

「你知道嗎?」她媽說:「給一個人聽祕密,就好像把妳的心交給她!」

所以,她每天上床睡覺前,一定要和她媽媽,講上一小時的「悄悄話」。

長大了,不在媽媽身邊,也一定要打電話給媽媽,講個一小時的電話。

然後,她也很喜歡與朋友聊天,為的就是聽來更多的祕密。有了別人的祕密,就可以換來更多的祕密──她的交友原則:第一個將祕密告訴她,她視你為最好的朋友,若最後一個告訴她,全世界都已經知道了才告訴她,她就直接和你絕交!

然後,她結婚了。

她老公顯然不知道她對於「祕密」有這樣的堅持,她老公經常和「全家人」討論事情,渾然不覺有顆定時炸彈在後面。每次當她從另一個家人口中得知到一件「祕密」,她是多麼的惱怒─—惱怒到,她想和老公「絕交」!

「我和你已經無話可說!」她在心裡宣誓:「既然你不分享你的祕密,你就是其他人的朋友,分享你的祕密,你才是我的!」

鑰匙轉轉轉,老公回家了。

「哈囉!你們今天玩了什麼啊?」老公問。

她默默的,都不講話。

「浴室有一種香味,好香,是新的香水嗎?」

她默默的,仍不說話。

「小朋友們今天還好嗎?」

她冷冷的回了一句──

「你認為好就好,你認為不好就不好。」

「………。」老公無言。

老公不知道,她早就有了一個「新老公」。

一個可以分享祕密的「新老公」──

人家說,兒子是前世的男朋友,所以,她把以前對老公的期待,全放在這個唯一的兒子身上,這是她最親愛的「祕密分享者」了。

她媽從小就對她說,每次講祕密,就好像把心寄放在對方身上,而她和她的「前世情人」交換祕密的時間,就在晚上──

夜晚的靜,夜晚的神祕感,當然是分享祕密的最佳時刻。

每天晚上,她照例先和她的母親透過電話分享一個小時的祕密,然後,她會到房間去,和親愛的兒子、她前世的情人,再分享一個小時的祕密。

因為是「祕密」,所以門都是緊閉著,一小時的祕密時間,讓她和孩子可以無限暢聊。

~ ~ ~

這是她「教子」的方式,充滿母愛,也是她的驕傲。

但,也是她最大的「恐懼」,因為,她生的是兒子,不像她媽生的是女兒(她)。

想都知道,兒子怎麼可能「一輩子」一直在和媽媽講祕密?

想就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

想到這裡,她就心痛──不講祕密,就表示沒有交心;沒有交心,就表示有一天,會失去她兒子的心。

她絕對不能失去她兒子的心!

不然,她將一無所有!

這一天,全家一起參加學校旅行。平常很少參與兒子學校活動的忙碌父母,這樣的旅行是絕佳機會,讓父母觀察兒子的學校表現。

沒想到,才上遊覽車不到五分鐘,兒子就在眾目睽睽下,和同學發生了衝突──

兒子最好的同學,哭著跑來後排跟她和她老公告狀:「伯父、伯母,你兒子打我,他剛剛『扒』我的頭,還扭我的手!」

她老公正想站起來調解處理,沒想到,她硬就拉住她老公、示意他先坐下。

然後,冷冷的看著這個同學。

「我只看到他『扒』你的頭,沒看到『另一段』耶?」這個媽媽說。

同學傻眼的看著這個伯母。

這時候,她老公忍不住插嘴。

「『扒頭』已經是很嚴重的暴力,我要趕快機會教育一下我們的兒子……。」

「不,不,這件事就這樣子算了罷!」她硬壓下旁邊她老公的聲音:「老師也沒看到,我也沒看到,同學你趕快回座位吧!」

這時候,這老公才感覺「事有蹊蹺」。

好像這個媽媽的教育,出了一點狀況。好像她特別在遮掩什麼,來換來什麼?

她也直接回答了老公的疑問──

「你不要隨便指責兒子,這樣以後他才會繼續把他的祕密帶回家跟你講……。」她說。

但,老公不買單。

學校旅行回來後,這個老公仍特別的找來兒子,對於旅行中發生的衝突,好好的和兒子溝通,希望下次不要再犯。

沒想到,兒子暴怒,馬上衝去找他媽媽,「媽!」兒子大叫:「那個討厭的人一直在煩我,他一直在教訓我,我恨他!我恨他!」

爸爸傻眼的看著兒子。

更傻眼的是,看到她附和的和兒子說──

「以後這些『祕密』,你跟我說就好,不用告訴你爸爸。」她跟兒子說:「跟他說,事情只會變更糟而已,懂嗎?」

爸爸真的愣住了。

「兒子你上次用水壺丟別人,還有亂畫衣服,」她不小心繼續爆料:「換作是爸爸知道了,一定早就『大驚小怪』的把你罵掛了!」

爸爸真的變得很緊張了──天啊,到底兒子在學校已經變得怎麼樣?

「你緊張的話,那就全部丟給你管啊!」媽媽說,說著說著,直接把兒子給她簽的「聯絡簿」扔在她老公面前:「簽啊!以後都給你簽!」

她老公翻了一下聯絡簿。

看到過去的頁面,每幾星期,就有一塊來自老師的斗大筆跡──

「他又在學校打人。」

「在學校發生推擠。」

「請親愛的父母趕快處理。」

這些筆跡的後面,不是沒有回應,就是她寫了一兩句「謝謝,會處理」,敷敷衍衍,和學校旅行車上的扒頭扭手事件差不多……。

「我的老天,這是怎麼回事?」爸爸驚駭的問,完全無法置信的看著聯絡簿,愣著。

而她繼續的鬼吼─—

「你不是嫌我教不好嗎?」她怒著說:「你很會教?以後就都給你教!」

爸爸還來不及回答,兒子已經先衝上來,抱緊了媽媽。

「我才不要給爸爸教。」兒子說:「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 ~ ~

幾年後的某一年,是她很慘的一年。

就在那一年,她老公離開了家。

而她媽媽也離開了她,過世了,也就是說,她再也無法和她媽交換祕密了。

而她兒子,則因為在學校脫軌的表現,被學校退學了。

一個被退學的小孩,沒有其他選擇,她才突然清醒並瞭解到事情嚴重性,但教育要從小開始,錯誤已經鑄成,她別無他法,只得將她唯一兒子送到了「住宿學校」,仰賴那邊朝朝夕夕的嚴格軍事教育,讓兒子有機會改過自新。

由於學校控管嚴格,平日是無法和父母通電話的,所以,她不能再和兒子說「悄悄話」了。

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和任何人說過悄悄話,她覺得她就像一朵快要枯萎的花。

每到夜晚,她自己一人躺在床上,聽耳邊嗡嗡的聲音。

她就會想,不知道兒子現在在幹嘛?

兒子也是躺在他學生宿舍的床板上,瞪著天花板,想媽媽嗎?

兒子會不會想念著以前和媽媽一起講悄悄話、分享祕密的時光呢?

還是,兒子已經長大,早就已經忘了她這個媽媽了?

數著日子的她,每晚都流著眼淚睡著。

不過,她倒沒有等了太久──

就在兒子住進寄宿學校之後的一個月,某晚,一通電話劃破寧靜的黑夜。

「鈴鈴鈴鈴鈴鈴……。」

她跑去接,對面那一頭卻沒有聲音。

「喂?喂?」

好久好久,才傳出來,一點點抽抽噎噎的啜泣聲,遠方的背景還有一些年輕男孩笑笑鬧鬧的吵雜聲。

沒錯,是她的兒子。

是她親愛的兒子打電話來了!

這個時間,大概是宿舍要就寢前,室友們忙著盥洗,而她的兒子偷偷跑到宿舍一角,拿起平常規定只有緊急才能打的公共電話,撥通了家裡的號碼──

只希望,和媽媽講一下下「悄悄話」。

這麼久以來,她就是希望兒子長大後,仍能和媽媽講悄悄話。

顯然,她終於「成功」了。

隔天同一時間,電話又響了。

「鈴鈴鈴鈴鈴鈴……。」

雖然這些通話的時間都不長,而且大部份時間兒子都是在哭泣的,但她仍得到莫大的安慰。

「你趕快回家啦!」她說:「我知道你想媽咪,我也很想你,趕快回家。」

隔天晚上,真的,兒子提了行李箱,回到了家。

一個月不見,她發現兒子變瘦,臉變蒼白,話也變少了。但,他好像有很多祕密要說,至於學校怎麼讓他請假回家的?她也想知道。

當天晚上,她已經迫不及待。

因為就在這一小時的「說祕密時間」,她可以聽聽兒子的祕密。

但,正當她躺到了床上,準備和兒子好像小時候一樣,無話不談,突然間─—

電話又響了。

「鈴鈴鈴鈴鈴鈴……。」

真是的,兒子都已經在這邊了,那個電話可以掛掉了,不必接了。

她將話筒直接拿起來,再直接掛上。

沒想到,這電話還真頑固,不到五秒鐘,又來了──

「鈴鈴鈴鈴鈴鈴……。」

她只能和兒子說聲抱歉,去接這通莫名其妙的夜半電話。

「喂?」

「媽!」電話筒裡傳來兒子興奮的聲音。

聽兒子在電話裡興奮的說他最近交了很多好朋友,沒有特別報備,他是多麼的快樂,聽得出來他已經完全適應了住宿學校的生活,也已經完全適應了沒有媽媽的日子……。

可是,她並沒有辦法很專心的聽。

當然。

因為她一邊講電話,一邊在黑暗中偷偷的瞄著,床上面現在頭蓋著棉被的那個「人」。

除了兒子以外,還有誰,這麼想要,在夜半和她講悄悄話?

以上的故事主要是藉由一個媽媽和一個兒子之間的故事,來傳達目前在台灣的教育上的問題──

由於爸爸或媽媽自己想要維護好親子關係,讓自己可以和伴侶「搶人」,或者為了自己填補心理上的空洞(如故事裡的那個媽媽),於是,這些家長,對於孩子在學校的惡劣表現,一再而再的「姑息」。

老師已經寫聯絡簿,甚至已經請家長來到學校,親口告訴家長,你的孩子在學校是多麼惡劣,請指正他。

但,家長都是虛以委蛇,打太極拳。

這種事,從家庭教育到職場社會都有,其實,那些做壞事的人,人不一定壞,真正的壞人反而往往都是那些位於「上位」、特地姑息他們的那些「大人們」,因為他們的某種心理需要,而讓正義沒有伸張。

這些幕後的姑息者,不必自己使壞,他們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縱容了下一代,養出了下一代的大壞蛋,再加上學校老師現在都不太敢和家長對抗,深怕丟了自己的飯碗,或鬧上新聞被肉搜,於是,只能坐視這些不對的事情,永遠晾在那邊沒人管。

以上就是台灣特有的教育奇景──老師怕父母討厭,父母怕小孩討厭,結果呢,小孩就變成:無法無天。

其實,孩子是坦率的,反而是這些「大人們」,才是「扭曲」的。

(圖片來源:Brian Smithson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