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台灣的影音大站,不要再學YouTube好嗎?
談到台灣的影音網站,大家想起哪幾間?
I’m Vlog、優仕網、無名小站Wretch Video、Xuite影音、Yam天空影音,但最大的還是……YouTube。據創市際年初資料,YouTube.com與YouTube.com.tw雙雙排進全台灣前二十名,總和超過任何一家「本土」的影音提供者。
詭異的是,情勢都已經這樣了,台灣影音網站,到現在都還在學YouTube,頂多在「廣告模式」上有所創新,不然就是在周邊創意上創新(如KeyTalks)?每個網站從「起飛」到YouTube式的「獨佔」,通常本身就得是「first mover」,或至少曾一支獨秀衝好長一陣,而且打的皆為非常中心主流的康莊之道(畢竟影片這種東西,人人都是潛在觀眾)。當年YouTube起飛時,已經有十幾間影像上載網站,YouTube想做出特色,因此改以flv型式做片、Flash embed開放盜連,馬上就變成全美國成長速度最快的網站,而2008年的今天我們這些「台灣YouTube」,又「回到」當初的舊YouTube看到的那十幾間流血競爭的場面,網路上一口氣出現這麼多品牌,大家技術差不了多少,很難很難很難在觀眾心中確立一個獨佔的第一品牌,在此當下台灣影音大站們竟只能推出一些小小的、無關痛癢的YouTube周邊新功能,然後搶著和電視節目合作?我認為,除非有所「網路型」的創舉,不然永遠無法出現台灣YouTube,擁有類似美國那種70%的獨佔率。
只有這幾招了嗎?是我們該問的問題。
電視的玩法這麼多,為何到了線上,整個台灣的影音網站卻全部都得乖乖遵守「YouTube設立的那套規矩」,內容怎麼變都不出電視節目截圖、美女、酷廣告、狗狗貓貓寶寶、惡搞怪搞胡搞?
因此,上周Compete有一篇報導非常吸引人。它公告了最新二月份美國線上影音網站觀眾數與成長率的分析,其實這些站也「不用比了」,去年一整年,當然是YouTube獨大,已經進入了非常高的佔有率。但,反而讓「成長速度最快影音網站」的排行榜很值得一看,一方面是因為每個競爭者在YouTube擠壓下的數字都太小看不出端倪,一方面也是在這麼一個YouTube大品牌的陰影下,哪些幼苗網站,竟還可以快速成長?
或許,明年,它可以像「關鍵字廣告」後來追上「陳列式廣告」(Display Ad)一樣,與狗狗貓貓寶寶胡搞瞎搞影片為主的YouTube,平起平坐!Compete列出下列三種影音網站,這三種,剛好都可以複製到亞洲市場。
第一種,宗教型影音網站:去年5月才成立的GodTube,竟成長了46倍,在美國境內不重覆月人次已達58萬人。聽名字,就知道是宗教網站,在美國的話,當然就是基督教或天主教。這個現象很有趣,因為美國教會應該也和所有地方一樣,仍有門派之見,各個教會教派都默默希望「各擁各的YouTube」,要嘛自己做個站然後上面架YouTube就好?那GodTube的成功又意味什麼呢?就好像,在台灣,各個在山上的出家的佛教大師們,各有主張各有信徒,彼此之間有門派之見,但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我們就只想從善、念佛,因此每個派別都是一樣的。GodTube證明,「輕度信仰者」實在很多,大家分頭上載自己參加過的宗教的影片,分享給所有「心存善念者」一起觀賞(當然不可以是「邪教」),則可以養出一個「超大的YouTube」,大家都很愛看!除了宗教方面可複製,其實像勵志類、愛情類、甚至股票財經類也都可複製這樣的道理,不過,但書是這些使用者必須像宗教者如此主動願意上傳(供賞比不會太低)且他們擁有足夠的「影片源」可以上傳。
第二種,教學影音網站:據Compete的排行,目前在美國成長最快的教學影片網站是ExpertVillage、VideoJug,兩個站在去年皆有四倍以上的成長。而這兩個網站就如之前所寫「教學影片網站放棄全民上載」一文寫的,都不像YouTube讓網友可以自由上傳。目前這兩個網站都在尋找新的專家,像ExpertVillage這邊至少已有300位,站方參與並插手每一支教學影帶的製作,以求真正的高水準。這些都不是中文的,為何不能做一個中文的呢?有些東西只有華人才有,譬如炒一盤真正好吃的蛋炒飯、自己包一顆粽子…。
第三種,自製「電視台」:Rocketboom 是大家所熟知的美女報科技vlog,去年成長兩倍來到2萬名月不重覆拜訪人口,但真正更多人看的,還包括VBS.tv、Jack9 unTV、Current.com,這些站的內容都是「自製」或者「向其他自製商購買」(如這裡、這裡說的),也就是「完全遵循」做電視台的模式,包括連小段的影片與廣告片都買,自己也養了一批如電視台一樣的人員配置。這些「線上電視台」做法各異,有的直接就播一個螢幕給觀眾,有的像YouTube讓你自選播放,但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雖然我們上班族,一回家還是轉開真正的電視,看新聞和肥皂劇,但中午吃飯時間,便當在桌上,顯示器在前面,我們可以看什麼電視?就是剛剛說的這麼幾台了啦!隨著大家愈來愈習慣看YouTube,上述幾個較精緻的「線上電視台」跟著快速成長,是可以預期的!
以台灣市場來看,尤其是第二點、第三點特別有趣,內需電視市場實在太大,裡面的人才太多,全部黏黏擠擠塞在這麼幾間製作公司、電視節目、電視台之中競爭得頭破血流,總有一些人,正努力尋找一些曝光的機會。因此,廠商一直做YouTube也很奇怪,這時候若可以找來這些身懷絕技、有志難伸的模特兒、製作人、年輕導演、演員、劇本作家…,說不定不必多少成本即可推出新模式。當年的陳士駿也是斗膽創造新模式,才有後來的YouTube,28歲的亞裔年輕人呵!整個亞洲,資金雄厚、人才濟濟、如此懂電視觀賞生態,竟只能複製YouTube?我們未免,太看輕自己!
i’m TV收到了,我們正朝新的方向改版中。
HD
高解析度的影音網站
台灣應該還有發展空間…
最近寧願等待也要看好畫面
我倒覺得KeyTalks不錯,光那個直接留言在影片上的功能就令人眼睛一亮,幹的好啊!
各位台灣的社交大站,不要再學Facebook好嗎?
文中寫的
不抄youtube
還不是改抄其他的東西…
怪~~~
我是覺得,網路就是全球一家
除非在中國做,或是跟物流金流有關的,不然太少網路應用是完全本地化的
要網站創業,大部分的情況下,應該就要朝全世界的市場走
我覺得想著那種「台灣版的XXX」旗幟,市場太小了
網路的瘋狂,最好是走創意勝路線(不是逆轉勝喔)啦~
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還沒做的~
怎樣才是最好的創意? ^^
KeyTalks是學日本nico的
算不上創新
而且會有侵權和偷流量的問題
nico為前例,可能還會被youtube拒絕連線
如果還在影音網站上面下工夫, 不管怎樣都會被想成下一個YouTube. 也許需要專注在某種市場上面, 而推出不一樣的影片.
平台已經太多了, 但是特殊的內容也許還可以再下一點功夫.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許會變成到底是個平台, 還是個媒體公司.
垂直化的細化市場固然好,然竊以爲利用用戶分享時所提供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與推斷,進一步給用戶新的體驗,乃是web2.0網站的發展方向。另外,非常希望Mr6能夠點評一下semantic web以及sencond life
謝謝
不得不在宣傳自己的點子一下:TV2.0 「趴趴Go逍台灣」下次帶你瘋世界!
抄襲不是重點,問題是要抄到重點。很多東西都不是革命,而是進化。創意都是要慢慢才會被接受的,都是從非主流來的。
不過台灣人心太小,不敢當非主流,卻想要快速致富。
不敢用小型電視台的規模燒錢,只期待那些身懷絕技的使用者提供免費內容,這樣怎麼叫這些製作公司作出好作品給他們呢?
對於我來說,不如去多接幾個廣告MV拍攝案,有了錢自己再創業。
imtv還可以搜尋很多別站的影片,挺方便,另外居然還有類似關鍵字的影音關鍵字廣告,挺有趣
ㄎ
Mr,6您好
I’m Vlog、優仕網、無名小站Wretch Video、Xuite影音、Yam天空影音
我以上網站都有註冊,老實說這些都無法跟youtube比,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死要錢)我把一樣的影片放在每一個影音分享上,得到的是幾百萬:幾百,而最近yahoo影音併入無名才免強破萬,原因當然也是商業行為,不過不管哪一家只要一開始收錢,我就不會再繼續上傳,我不想當冤大頭吃力不討好,我想這個因該是大家的心聲,畢竟,部落格又不是商業平台,幫牠們打響名號還要給錢,基本上就不合理,不是嗎?
創意固然重要
其實說真的 對鄉民來說 方便就好
重點是…你叫人家不要學youtube…
而你何嘗不是在學一般的部落客寫的東西?
anyway,就是只有批評,沒見到實質的建議啊!
反而是在回覆你文章的reader還比較有創意~
樓上的有點太過非難
這本來就是他的部落格
部落格本來就是愛寫什麼寫什麼
除非內容議題重複不然沒有學的問題
批評歸批評
但我看到他的論點
還有充分的例子當證據
不是經常逛外國網站的人不會知道那麼多
這篇文章很棒
提供了一些我沒想過的思考方向
另外我還是要補一下刀
Keytalk完全抄襲nico的點子 沒什麼好幫它錦上添花的
我覺得寫得還不錯阿
如果問一般人網路影音網站有哪些,九成九都是直接想到YouTube
國內又有這麼多家在做,顯見這塊已經是紅海
倒是希望網路自製電視或教學節目等未來有發展的空間..
本來就是,一直抄別人也不是辨法啦!
說的好!希望他們聽得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