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Meeya,如何逆風前進挑戰不可能任務?
2008年,台灣各大部落格提供者愈來愈朝社群化發展,但礙於「Blog」的天限,依然和美國、日本、韓國其他地方「一格一格」的正統社群網站不太一樣。以致於到了今天,台灣依然未出現和其他地方一樣的成功社群網站。
或許,台灣不一定要有Facebook,但台灣專攻校園的社群網站Meeya,在開站兩個月後,繼續勇敢的逆風前進,於本周宣布再次推出新版!新版除了新的大首頁,讓使用者在未加入會員的情況下即可搜尋好友,另外還新添「小日誌」,「相片排序」等功能,並開放「高中區」讓高中生可不必經過e-mail認證等等。
我一直沒機會好好寫Meeya,一方面是競爭緣故,但Meeya的創辦人Tony是我引以為傲的史丹佛學弟,早在前年資策會辦的Web 2.0籌備活動就曾經出現在台下,多年來一心志願做出台灣的Facebook。另者,我們公司的VooEasy主攻美國市場,中文版的VooEasy我易網也另有調整,和Meeya差異頗大,而本公司即將在三個月內開站的其他產品(C、N、Q)亦不是社群相關。我覺得,該來寫寫Meeya這個我一直默默支持加油的網站了。目前Meeya也很爭氣,上線短短二個月,目前總註冊人數已達3900人左右,比其他社群網站都快。
Meeya是一間很值得期待的社群挑戰者,主要是因為Tony對社群網站的前期使用者經營,有他獨到的推廣策略,而這策略是非常不「網路」的,但是很紮實。目前員工人數只有8人的Meeya,工程師只有1.5位,後來加入兼創辦人的網路知名高手Jimmy一人幾乎包做全站,剩下的成員呢,竟有高達三位,主要的工作就是專門跑校園。這三個人還有分工,一個做社群經營,一個做推廣,一個則做媒體負責和活動企劃, Tony本人也常親自帶他們四處「征戰」。單單從去年11月到1月期間,他們一周就要跑新竹三趟,目前足跡已遍布在台大、政大、清大、交大還有中興等學校。
這校園策略,其實很適合台灣的特色。Meeya走進一間又一間的大學,一個個系所慢慢打,讓他們成立自己的「圈子」(就是Facebook的network),每個圈子若能自然成長,就搞定了。這個策略很妙,因為在台灣,大學就宛若一個人攜帶一生的血統,尤其是比較大、比較有名氣的學校,以後在職場上甚至也常常聽說過公司內部要分為「交大幫」、「台大幫」、「成大幫」之類的。念史丹佛的同學與我反映,史丹佛當過學長學弟,不如在台大電機系當過學長學弟!若有社團,吉他社的前後期,就算相隔十年,仍然話題一開一洩千里!什麼工作安排都安插!Meeya在這些族群打進去以後,不但是同屆的、上下屆的,甚至慢慢傳播到其他屆的,從18到55歲都會開始玩社群網站。目前Meeya靠這招已在幾個系所特別成功,譬如有個很活潑的政大的系,還有大仁科技大學的藥學系……社團方面,也在交大證研社等處有了初步成績。
而他們一邊打這些「圈子」,一邊還慢慢養出了另一絕招。之前,Meeya常說勤跑校園是為了是「深耕校園的能量」,但所謂能量大概就是交朋友及認識認識而已,下一步呢?他們現在學會了「配合活動」的藝術,專挑校園內的大活動,參與其中,並發揚Meeya最專長的地方──「做網站」!輕鬆談到一些免費幫這些大活動「架站」的「大案子」,譬如這個「2008財經科技論壇」的首頁,頁面很容易做,Meeya團隊只花四天的時間就完成。這個財經科技論壇會一直辦到今年五月(如「曹興誠講座」這樣的),而這段期間,它的首頁竟一直都會是「powered by Meeya」!按下「討論區」,就直接連到Meeya內部關於財經論壇的「圈子」。另外,Meeya也幫今年清大交大的「梅竹賽」做了一個「梅竹工作會」首頁,也是「powered by Meeya」,上面的「梅竹抽獎活動」、「梅竹討論版專區」、「梅竹比賽狀況」、「梅竹活動時間表」……所有的連結,通通都是連到同一頁,就是Meeya站內的「梅竹賽圈子」,而這個頁面,只花了半天即完成,Meeya透過這次合作,也參與了大大小小的梅竹賽事務(亦請見Levin的報導)。
從創業角度來看,Meeya的特色除了他們的行銷策略外,另一個一般人比較少人注意到的是,Meeya的團隊有三分之一是「政大人」,從Jimmy開始,CSS工程師也是,行銷夥伴也是,據Tony說,政大人的特色比其他學校相對要沉、內斂,Jimmy的加入並幫助了Meeya訂立最精準的市場定位,而原創辦人Tony則經過長期美式教育的洗禮,特質比較是在靈活運用團隊成員的各項長處,並以相當誠懇的社交手腕,這個「政大幫」與Tony,產生了一些不錯的互補的效果。Tony的感想是,網路界不見得一定是要台清交三所理工傳統強校,政大也出了很多優秀人才,只要以理念感動到他們。而Meeya團隊本身都是拿自己的小積蓄出來,一開始資本額只有40萬,後來團隊找齊,大家出錢,才增到台幣700萬左右,沒錢買股票的,Tony給予微量的技術股,人人皆股東,小的只出十萬,大的出到幾百萬。這點與Voofox未來的規畫相似。Tony笑說,我推廣的微型公司網路做法「創辦團隊」是Meeya的「最高指導原則」,他們每周工作六天,星期六大家就一起吃飯;Tony自己則每周工作七天,他說搬回台灣八個月來只放過一天假,而那一天是因為他需要作役男出境。
而今年下半年,Meeya可能推出的新計畫,近期目標會強化在「minifeed 」的好友動態、和自己動態的功能,而中程目標,Tony點出兩個可能:「手機」與「API」。我猜手機大概會和微型部落格有關係,或和活動照片分享有關係?(猜得真遠)而API可能是給外站使用相簿與其他,或是開始做朝向Facebook application這樣的內嵌API?為了達到這樣規模,Meeya還在積極找工程夥伴,打算再增加三~四位。他們打算走Google的模式,將工程師與產品徹底的分開,技術自己挑產品做,每個人員在每個產品都碰一點點。
在台灣開一個正統的SNS,並不完全是「不可能任務」,這答案到底是可能、或不可能,我想,逆風前進走在第一線的Meeya,肯定會是第一個知道的,而且,明年就會告訴我們。無論如何,他們在校園所走過的每一個腳印,每一個注滿了汗水與淚水的腳印,不只見過他們的學生們不會忘記,所有Meeya的團隊與合作伙伴們,也永遠永遠不會忘記。
一個抄facebook的JS code的社群網站,
一個被抓到還不正式道歉的團隊,
我還真不知道有什麼好期待的。
meeya不就是那個code照抄人家facebook
網站首頁也涉嫌抄襲
然後被抓包的網站嗎?
雖然我是政大人,但老實說他們不道歉,我是不會繼續用的、也不會鼓勵我的朋友用。他們團隊這麼認真努力含血含淚的推廣,也是為了背後龐大的商機吧。為此做到不擇手段不可取。
如何逆風前進挑戰不可能任務?
1. 抄襲
2. 抄襲
3. 抄襲
對mr6這麼好的部落格竟介紹這種網站
感到可悲
http://meeyanews.blogspot.com/2008/01/2008116.html,他們一月時已經道歉過了。我也是因為他們道過歉才再回來的..大家要體諒小團隊的成長阿
支持meeya!支持創業精神!
回二樓,我也覺得yahoo,pchome,yam天空每個首頁都好像阿!你怎麼不說他們抄..什麼叫抄襲?
相似與抄襲麻煩講話要嚴謹一點,至少我現在看到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再來你說interface..那你最好都說全世界的SNS/入口網站都在抄好了?
看到2F這種亂放箭的留言,一整個肚子火
to LinQQ
整個抄襲事件炒的沸沸揚揚
沒想到居然有人還搞不清楚狀況在消毒
我也同意相似與抄襲在判斷上的確是要嚴謹一點….
不過連meeya都承認抄襲了…不懂您在護航什麼呢?
視覺當他是您所謂的”相似”好了
一個視覺與別人”相似”,CODE”抄襲”別人的網站…
我想 也沒什麼好期待了……
關於他的視覺
http://sofree.twbbs.org/blog/2008/01/25/meeya-and-pulipinc/
關於他的CODE
http://blog.xdite.net/?p=517
linQQ是新警察吧
一整個狀況外
另外,那種道歉的話,顯然是誠意不足
說真的我不是很清處到底所謂JS有多一樣~但我剛看了pok留的meeya道歉信,我覺得meeya那一封還蠻誠懇的阿~~好像真的是一個蠻年輕,但很努力的團隊。
我一月多從朋友那收到邀請函後覺得還不錯用阿!也找到自己的一些朋友在那邊使用阿!介面乾乾靜靜的~~不錯的社群網站~~他們真的蠻用心的在經營!小米人…可愛~
不過我還是最愛來這看六先生的文章!!~~
我想米亞再出發的誠意,時間自然可以表達,當別人在高空鋼索演出時,我們這些安安全全,站地上看的觀眾們,若反覆地算同一個帳,也沒有比較高明喔。不滿的遠觀者何不沈住氣,靜靜地觀察下去呢?
管它是不是抄襲
管它是不是台灣正統的SNS
當你還在大力鼓吹別人用你做出的箱子
對岸已經提供你做箱子需要的工具
怎麼這一年大家都在搞SNS
連對岸的Discuz這次改版也開始搞起了SNS
整個網站現在正熱列的討論整個改版的走向
今年一定會出現一堆SNS的網站
因為免費的工具已經出來了
當架站已經不再是門檻
真正要考慮的是??
以後架SNS就像架Discuz那麼簡單囉~人人都能做~唉…
6先生建議還是要有一些社會正義,這種曾經作弊的團隊,最好不要寫到文章裡面!!
臉皮還真厚,
它們大概不知道「恥」這個字怎麼寫吧?
給創業家加油
相信在實作中
終能發展出屬於最適合台灣
或屬於我們自己的一套模式
甚至在這樣的過程當中
也更有機會去發現
從未被發現過的新點子、新服務與新模式
meeya is made up of a bunch of lamers copying EVERYTHING from facebook. not a single bit of innovative juice in them.
if they succeed, i can only attribute it to the foolishness of the tw net no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