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Yahoo!即將裁員,重點看他們裁哪些人

最近美國經濟疑似進入蕭條,除了耳聞有公司人事凍結,本來就已經不受看好、近幾個月股價幾乎打對折的Yahoo!,更宣布直接裁員了。聯合通訊社引用華爾街分析師將裁5%、大約700位員工,BusinessWeek引用Bernstein Research的建議為砍掉2000人,AlleyInsider聽到的消息則為1500~2500人

今早記者訪問,問及對於裁員看法,我對網路人與分析師對幾乎都幫Yahoo!敲喪鐘的看法無法完全茍同。大家說Yahoo!沒跟著廣告市場變大而等比成長,可不可能是因為他們還在摸新的廣告模式?(不然四大天王幹嘛拚命買新的廣告公司)美國境內來Yahoo!搜尋的只剩Google的不到1/3,但Yahoo!什麼時候要跟人家拚搜尋了?最重要的是,大家說Yahoo!每位員工產值只有36萬美元,和Google與eBay等公司的員工平均產值則在56萬美元相差甚多,不過,他們提到的Google、eBay這些公司幾乎都是單一網站、單一產品,但Yahoo!卻像個百貨公司,由小專櫃組成,而且其中許多服務還是穩居市佔第一Yahoo! PersonalsYahoo! MailYahoo! NewsYahoo! Finance…,且都是不同的面向,他們需要大量的編輯、大量的行銷、大量的Producer來維護這些服務。

所以你說Yahoo!「太散」,卻也可以說,他們在未來持有最多的門票。今天突然間印度冒出一個世界快的搜尋引擎,Google說不定馬上就掛了,但Yahoo!這麼多服務,想一一吃掉它的市佔也不是一夕的事,連東岸華爾街那邊資源充足的AOL Money,也花了很久很久才慢慢趕上Yahoo! Finance的領先。市佔當然不等於獲利,但獲利可以慢慢導入、不知不覺的導入,買下某一間有利其中一樣服務的新型廣告公司(不過目前Yahoo!手上現金似乎「只有」22億美元),甚至「霸王硬上弓」導入要使用者開始付費…。這樣角度來看,我覺得Yahoo!還有很大機會。此外Yahoo!一直都是media company(媒體公司)。到最後,「工具」或許不敵「媒體」,因為工具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使用,在需要的時候放出AdWords確實很有效,但媒體卻佔了平常生活的每一分鐘,四處充斥。在我們停下來的每一刻,它不等你同意,就直接進入你的心裡。這角度看來,做媒體比做工具還要有「主控發球權」。再者,Yahoo!的服務如此多元,假如真的試不出下一個穿透市場的「AdWords/Adsense」,或許開始自己作整合,拼來拼去,說不定撮出不同的東西。譬如前天TechCrunch率先披露Yahoo!準備在搜尋結果中導入Delicious的結果。看!這導入還算自然吧?(順帶一提,假如美國Yahoo!將此服務推得不錯,台灣Yahoo!奇摩搜尋或許會想立刻取得一套,則必須買下推推王HEMiDEMi

很少網路人看好Yahoo!,不過,假如來美國本土用用看Yahoo!,或許有些改觀。Google打海外最大的兩個武器,一個是超準的搜尋引擎,另一個就是超級快速的伺服機與絕不手軟的硬體設備投資。後者讓Orkut在南美爆紅,也讓頻寬需求大的Picasa無敵,但把戰場拉回美國,如果你在矽谷問問「Yahoo!和Google的差別」,或許有些人答不出來,因為你敲入「www.yahoo.com」,「碰!」整個站馬上就出現在眼前。這個速度,比台灣Yahoo!奇摩至少快兩倍吧。美國這邊的頻寬大,人們上網速度非常快,Yahoo!用起來很舒服,包括Yahoo!新版的AJAX寫的email介面,根本已經順暢得像桌上型程式;不只Yahoo!,Google也是,尤其是用Google Maps查路線,還可以拖曳來換路線,使用起來簡直就是至高享受。可能只要在電腦前面「無影手」一下,馬上就一大堆資料進腦海,感覺很過癮。

現在,等的是更新的點子,當然還有更成熟的環境。等到有的公司,像是這間打算在家家戶戶裝repeaterMeraki公司,真的將整個舊金山變成可以上網的區,大家拿著iPhone走在路上隨時上網(只要不要在車上或走得太快應該都還可以收得到一點點),這時候他們要的不一定是快速簡單的Google,而是媒體公司的Yahoo!。等到FTTPWiMAX普及,Google手上有YouTube,但Yahoo!也有更多的生活類的內容服務等著塞這個頻寬。

所以,這次看棺的重點應該是Yahoo!要裁掉哪些人。裁員只是第一步,只要愈裁愈像「媒體公司」,我覺得就好。但若愈裁愈像其他競爭者,忘了自己的優勢,如女部落客Sramana Mitra說的「running around like chicken」,便是它敲鐘的時刻。這是個人一點淺見。

9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