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80/20」,台灣部落格也可以IPO?
旅居國外期間,我喜歡看兩種新聞,一種是「演藝影劇新聞」,另一種是「寰宇搜奇」。譬如哪個藝人淚灑影棚、哪個藝人被抓包出入賓館;譬如科學家發現太陽系第十行星、冥王星到底該算不算行星;比如清末民初名人的後代爆料祖先某事,又有什麼陵墓古蹟出土等等。當時我就發現一件事,我總是從第一篇看到最後一篇,常常看到第六、七篇,就已經是重覆的新聞。也就是說,當我們深愛某類別的新聞,每天緊盯著它,目前的新聞量卻無法滿足我們。如果還有一個網站,讓我天天可以讀到一些演藝圈或科學怪譚的事,我一定自動每天「延伸閱讀」,這個網站會成為我心目中第二個「Yahoo!新聞」。
大部份的線上讀者,都還需要「第二個Yahoo!奇摩新聞」,除了體育以外。我弟弟就很喜歡職業運動,從台灣職棒一路到美國職當棒、職籃,後來連加拿大人熱愛的曲棍球也開始看了,對每個球員的動向、數字,誰即將破什麼記錄,誰誰誰最近受傷皆如數家珍。看他,每天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可以閱讀,進入網路時代後,每打完一場職業運動比賽,三個小時內,來自四面八方的新聞、八卦、評論、引言、面談,各種資訊立刻灌爆了網路,多得讓你「看不完」。職業運動網站個個都做得比一般網站都炫麗,你會覺得,為何喜歡職業運動的人,可以在網路上這樣被照顧著?喜歡其他題材的,卻沒有網站可看?
扯了這麼多,都是因為最近美國部落格圈盛傳,Technorati排行第五名的部落格The Huffington Post(由於字太長了,網友將之暱稱為「HuffPost」或「HuffPo」)已經開始籌畫申請上市。它在月前剛挖來CBS新聞部的總裁Betsy Morgan任CEO,呼應了先前傳言。而這個「部落格」的創辦人也是女性Arianna Huffington,此部落格就以她的姓氏為名,在2005年中才成立,至今也不過只有2年多的歷史,就威脅到另一個政治立場相反的政治新聞網站Drudge Report的地位。據半年前的數據顯示HuffPo目前有300萬個不重覆使用者,瀏覽頁次高達7000萬頁。HuffPo也是目前被創投投資最多錢的部落格,目前已成功的籌了1000萬美元(3.3億台幣),投資人包括軟體銀行等等,目前全職員工大約40位左右。有趣的是,兩年多來,由於HuffPo的主題全部集中在「政治」,看看美國政壇的態勢,明年(2008)年的選舉可能是十幾年最精彩的一場,可能出現政黨輪替,候選人也個個集話題、特色於一身,因此最近傳出,HuffPo打算在最近拚命加溫,搭著明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熱,讓更多人認識他們,然後來個「上市」或「賣出」,讓所有投資人得到回收,也讓政治部落格走進另一個嶄新時代!
身為一個「部落格」,為何HuffPo可以做到這麼大的價值?人家說,Huffpo今天成功都要歸功於創辦人Arianna,她靠她的人脈找來了幾個重量級的專欄寫手,天天寫政治意見,並常有「客座部落客」來插花,這些客座本身都是現任政治家、記者等等,譬如這幾天現任參議員Chris Dodd就自貼了一篇文章。雖然這畢竟仍是一個「部落格」,論新聞而言不會比正式的媒體還多,但對政治類的讀者來說,在HuffPo,每天都有一些「別的地方看不到」的閱讀素材在裡面。而且Huffpo的重頭戲是在它的留言,譬如這篇兩天前的關於布希向國會提外國緊急補助預算的新聞,由於可能被拿來資助伊拉克與阿富汗,短短兩天內吸引了700則留言。700則留言?是另一大部落格TechCrunch平均每篇留言數的20倍以上! Huffpo的留言也使用罕見的「無限層次的回應」,你可以對留言回覆,再對回覆再回覆,再回覆…按下「parent」鍵,你會被優雅的帶回原本那一篇(Facebook也做了類似效果)。留言的內容都很紳士且有深度。
我就在想,假如我問:「台灣有沒有可能也出現一個上市的部落格?被投資、被賣掉?」
你說,不可能,不可能!但我說,台灣的電視的談話節目,不就已經是某種類似的idea嗎?照Huffpost的軌跡來看,如果你把2010全民開講、大話新聞的那幾位通通拉來合寫一個政治部落格,會不會有人看?假如把新聞哇哇哇、康熙來了的那些大嘴記者都找來合寫一個演藝圈部落格,會不會有人來看?你問,他們為何想寫?瞧,這些來賓,直到攝影棚燈光都暗下了、導播開始跑片尾字幕了,都還是滔滔不絕。只要有讀者看,只要最近有什麼不吐不快的題目,他們就會想寫吧。電視節目只有一小時,部落格可是不限時間、不限字數呢。
讀者們最有興趣的新聞類別,在網路上的確「慾求不滿」。我想,這些需求,不是只有我有,但什麼樣的部落格會有機會成為下一個HuffPo呢?依HuffPo的經驗,真正能夠長得很大、成為某些讀者心目中「第二個Yahoo!奇摩新聞」的超大部落格,或許該切合某種新版的「80/20定律」:
第一:一定要是80%群眾想看的大眾化主題:HuffPo打的是「政治」,政治主題在美國或在台灣皆熱,十幾歲到七十幾歲都有人有興趣。到底什麼是大眾化主題,只要看看目前各大7-Eleven的架上,都擺著什麼樣的雜誌;哪一種雜誌無論在博愛特區、西門町、台大旁邊都會存在的,哪一種雜誌有最多本同時在那邊的,就叫做「大眾主題」。在晚上九點到十二點之間,上班族坐在沙發吃水果看電視發呆發到打瞌睡的這段時間,電視上有哪些「談話性節目」,然後這些一集領幾萬元的大牌主持人都在談些什麼,中間穿插的廣告都是什麼產品,那些都是「大眾主題」。台灣部落格圈來看,我發現許多工程師與技術人員很熱中於找尋「免費軟體」的分享,我們公司同仁也對分享這些資訊很有興趣,這種部落格在台灣特別多,個個都很努力的在貼文與經營,但,這不是大眾主題。
第二:一定要由最強的20%共筆:共筆的好處,除了文章產量固定外,還有一個就是可以順利「企業化」。就算彎彎、艾碼將部落格經營得再好,公司也不可能將她們買下,因為一般個人部落格皆為「one man show」,萬一「主角」突然不畫了怎麼辦?以Huffpost來看,至少每天要有五篇文章,這些文章或專欄或新聞,不見得是真的是政界或新聞界最出名的那20%,但他們的實力,已足夠讓他們成為「網路上」最強的20%,他們所貢獻的「產品」的素質也絕對是最強的20%。這樣就夠了。
或許,部落格這件事還另有隱情。最近中時主辦的2007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在官方網站看了這次參賽者名單,對台灣部落格界現在的「百家爭鳴」,只能以「震驚」形容。到去年為止,坦白說我對台灣的部落格的印象只不脫幾個種類:談電腦技術的、談美食的、談理財投資的、談公益的、談抗病的、談親子的、還有老師開個學生的、社區團體的、數位行銷講師的……。不過,這次仔細看看這些部落格,才發現台灣的部落格圈已經非常活絡,絕對比美國還活絡,許多奇奇怪怪的專業主題都出現了。從公開資料顯示,參加這次比賽的,包括談廟口野台戲的、報導足球的、專門探鬼屋的、談開飛機的……。而且我發現,「部落格觀察」前一百名部落格,有的似乎不常更新,但這些部落格雖然只排行在一千多、兩千多名,卻一天、兩天就更新一次,可見版主非常努力經營。
但我也發現,除了理財類、親子類、抗病類這種部落格,在眾多競爭中,只要你寫得夠好、夠定期更新,都可以吸取每篇超過十則以上的留言。但其他類別,就算天天更新,博客寫得手要斷掉了,努力不懈的經營了六、七個月,仍然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平常沒人留言,偶爾來個一兩則回應,點進去看,看到網友留言「加油」,第二則是版主自己回「謝謝你!」外加一個笑臉。留言是部落客寫下去的動力,讓他知道有人在關心、有人在看,假如這些辛勤的部落客寫到某天因為實在沒有鼓勵而寫不下去了,真的很可惜!但有些主題,真的符合了「80%群眾想看的」,這時候,我們該問的就是:「為何這些博客無法達到HuffPo的水準?」
部落格的經營,就像爬山一樣,爬到一個峰頂,接下來的路就輕鬆了。當這些部落格都還停留在一個人的階段,就算天天更新,大家也看得出來「你是一個人」,這樣的部落格品質不可能比一群人還高,得到的主題也不可能比一群人還豐富,不容易爬到夠高的山頂,讀者也不會過來。如果以「80/20理論」來思考,你或許抓到了一個80%的主題,但假如能再多動用一點點資源,來抓到那20%的題材?除了自己努力找資料,也許向親朋好友借一點錢?每個月付錢給五位寫手,一個人一個月五千元之類的,讓他們每周幫忙寫一篇文章,或做一次關鍵人士的面試。一個月只要花2萬5千元,就可以經營一個還蠻有意思的部落格。
我一直依然相信「網友等待論」,也就是說,現今的網路世界只滿足了5%的網友,剩下的95%的網友,其實還「欲求不滿」,但他們卻不知道他們還想要什麼。缺的那塊,他們默默的、傻傻的等待,等到出現的那一天,他們才知道。你的部落格或許現在沒人看,但是只要「再多一點點」,一旦過了「80/20」門檻,說不定很多人都會跑出來,跑到你無法招架,跑到有雜誌來給你談併購都沒辦法。HuffPo告訴我們,部落格的大時代才剛開始,現在還有機會。
這樣子的內容, 其實已經在論壇類型的網站發生了, Mobile01的首頁, 不論是編輯群的文章, 或是網友的分享, 都可以算是這樣的方式的呈現.
我自己的高飛網日前改版之後也朝這一個方向努力, 把討論區的文章整理出來, 還有邀集幾位專欄作家一起寫稿. 目前也有不錯的成效
一個月花2萬5千元,那倒是可以投資,只是台灣不知道對部落格有興趣的金主多不多,要等媒體買下也要投資一段時間,六先生你倒是可以考慮集資,大家入股做做看,做出一個有影響力的部落格媒體
從Billy Pan的文章10大論壇: 看台灣網路活動的地下面中會發現
很多其他類型部落格的資料
在論壇中都有了
ptt也有很多類似的資訊交流
導致台灣部落格難以大紅大紫
Mr.6您寫的很好
每次看你的文章都讓我收穫不少,謝謝你
部落格的大時代才剛開始,現在還有機會。我十分認同你的觀點,對於目前的網友而言,blog太分歧,有太多的人才沒有被發覺,應該有一些更好的分類方法!
在過去幾年寫部落格環境下, 感覺寫繁體中文要有廣大的讀者率可能相對的比較困難. 當然啦, 我是很佩服Mr. 6的部落格. 但是畢竟中文要跟英文的部落格競爭的話, 可能相對的比較困難.
也許簡體市場相對的比較大, 但是對於簡體讀者的需求可能又是另外一個挑戰跟適應. 但是個人發現中文的部落格廣大的讀者群跟英文不太一樣. 如果要好好的打入中文讀者的心, 反而不能用國外寫部落格的思維.
回到加拿大的日子, http://seanyhpan.blogspot.com/
非常同意,最終依然是文章的水平及主題決定了是否成功。看過了很多部落格,文章水平可以是天淵之別。
非常同意作者的看法。
這跟你之前提到的單題部落格,
又再深入了一步。
內容的深度與話題的營造才是部落格立於不敗之地的法門,
一起加油囉~
聽起來有點像是台灣bbs的運作模式
咦?是「2010全民開講」還是「2100全民開講」?
Mr.6您好:
拜讀您這篇文章,腦袋瞬間閃過一個念頭,
因為您提到"……把2010全民開講、大話新聞的那幾位
通通拉來合寫一個政治部落格,會不會有人看?……”
使我想到,現在的政論節目當道,那些口沫橫飛的談論者,
不論其政黨傾向為何?皆是對於現今政府政策的評論,然而
政府所制定的各項公共政策皆期盼民眾的了解與支持,
民眾也期望能更親於民的服務,
至今Blog己成為網際網路中一項深具影響力的溝通媒介,
若政府能使用Blog作為意見交流平台,不是一件很美好組合嗎?
或國外政府是否已運用blog了呢?
因Mr.6在網路趨勢界佔有牛耳之地位,盼能針對您這篇另類「80/20」再作後續延申,發表政府機關運用blog的意見及評論。
~祝Mr.6讀者滿天下,一切順遂!
您的忠實讀者-木統豬
全世界每一秒鐘都有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把握住這班已經啟動的成功列車
http://wukunying.blogspot.com/
不好意思!如有打擾,敬請見諒!
製造浪漫
I want to encourage you to continue your great work, have a nice day!
啤酒肚
線上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