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股價榮登600元,誰說Yahoo!要掛了?

昨天Google打破自己記錄,股價衝高至600元,距當初甫上市的85元以來已漲七倍,本益比已達嚇死人30~50倍。算一算GOOG股價今年來已漲了近30%,相較之下,它的老朋友Yahoo!股價卻「只」漲了10%左右,於是,華爾街分析師Jeffrey Lindsay建議,Yahoo!應該拆解成數大塊,目前Yahoo!股價為28元上下,分析師說,若將陳列式廣告部門(display ad)、搜尋部門、會員部門三個部份自原公司獨立出來成一家新公司,新公司的股價可達39元。而如果再將Yahoo!的關鍵字廣告生意外包給Google做、削減全公司50%員工等等大整頓,股價更可達45美元。這個「建議」一出,Yahoo!股價竟應聲漲了2.7%。

我對於Lindsay的說法只能有一點贊同:「Yahoo!目前還不夠大膽。」但現在所謂該做的「大膽」,絕不是把整間公司拆掉!假如我們真的把Yahoo!只看作一間只值45美元、總市值500億美元(只有GOOG的1/4)的公司,那我們要說掰掰的,不是Yahoo!,而是這些分析師,以及這些愚蠢跟風的投資大眾。用這樣的心態來玩網路,只將它當作一支死板板的股票,想辦法讓它漲個50%,卻斬掉它以後漲500%的機會。這簡直是在褻瀆它、浪費它;Yahoo!啊Yahoo!,千萬千萬不要被迷惑了。

怎麼說呢?要解析得先從大家最喜歡問的問題開始。許多追求上述「50%漲幅」的人,面對網路創業家,常常第一句話就直劈:「你家網站公司賺錢的『點』在哪裡?」

「你的獲利模式為何?」

再白爛一點的還會問:「你可以像Google一樣賺錢嗎?」

如果提到Google,這問題的回答就變得很簡單了:「假如當初Google可以確知自己賺錢的點在哪邊,那Google今天就不會賺成這樣了。」

沒錯吧?

Google當初提出AdWords關鍵字廣告獲利模式的時候,關鍵字廣告只佔全球的2%,一開始AdWords據說是架在MySQL上,只是一個試驗品,沒想到「一試就靈」,關鍵字廣告的市場規模不斷長大,長到今天,竟然已經快要超過display ad的總和。而Google本身就是全球最強的搜尋引擎,當關鍵字廣告一爆紅,當然就一口吃掉全部的生意機會。而AdWords所提出的「第二高價得標」的廣告主競價方案,誰知道後來真的實現了理論,廣告主最後付出的總金額,竟然比傳統「第一高價得標」還高,讓Google賺翻。接下來玩出Google AdSense,分散在各網站,誰知道真的啟動「雙長尾效應」,把整個天空都衝爛!我們一路看來,Google的每一個獲利模式,都是前所未見的、都不是之前可以分析的來的,假如我在1999年跟你提出AdSense的廣告法,你一定滿臉質疑的揮揮大手:「這叫作可行的獲利模式嗎?」當初提出來時,肯定有一缸子人提出質疑和反對,但網路美妙的就是,「試試看,也無妨」,沒人叫你蓋一座億元晶圓廠來試,像Google,只要調來十幾個人力、十幾台主機外接MySQL資料庫,就可以試了,結果試出了比晶圓廠還大的商機,一季可做到9億美元(300億新台幣)的生意──這,就是網路。

也因為這樣,最令人不解的是,每當大家看好Google時,為何總是要轉變成「利空」壓力,全部壓在Yahoo!身上?的確,以目前眼前看到的獲利能力來說,Google確實和Yahoo!天差地遠,Google下周發佈的第三季季報若無大意外,今年可望維持大約50%的年營收成長幅度,而Yahoo!大約只有25%,目前Google季營收數字已穩穩超過Yahoo!整整一倍以上;而以品牌強度來說,Google的確一天天變成大家最喜歡的網路品牌,而Yahoo!一天天變成「次等的品牌」。But so what?那又怎樣?肯德基和麥當勞不是相安無事?Target的股價也不輸Wal-mart(惟市值差很多)。網路的世界如此浩瀚,Yahoo!沒有理由活在Google陰影裡。

Yahoo!旗下一大堆服務,在分析師眼裡是缺點,在我看來,卻正是它最強的競爭優勢。我指的不是現在,而是在網路未知的未來;它的Yahoo! Personals目前無論是在不重覆拜訪者或總會員數,都是全美國第一名的男女交友網站,遠超過Match.comTRUEeHarmony等等。男歡女愛、男愛女女愛男,是全世界每個人生來一定要做的事,比搜尋還重要、比Calendar還重要,每年都有少男少女進入青春期、進入適婚年齡,新的使用者不斷的進來,甚至成長,Yahoo! Personal這時候只要再想想新的玩法,說不定可以輕鬆的讓Personals獲利加十倍;另外,據去年資料,Yahoo! News穩居大家最愛的新聞網站,以33%市佔率力克MSNBCAOL NewsCNN。在全球各地,「看新聞」是網友最愛做的事情,這部份沒什麼技術門檻,就是因為沒什麼技術門檻,因此現在Yahoo!所打出的這片新聞江山,特別難以與之匹敵,假如Yahoo! News能想出更有創意的獲利方法,單單靠新聞這件事,就有機會為公司擠出一些新獲利模式。還有,Yahoo的Fantasy Sports,目前據comScore數字已超越ESPN.com成為全美國最大的夢幻運動平台。「Fantasy Sports」這個產業本身就是一個新興產業,Yahoo!可不可以利用這批人以及這些年來的knowhow,在其他領域(譬如烹飪、旅遊)甚至其他競賽(蜜蜂拼字比賽、全球高中啦啦隊比賽),都導入更有創意的Fantasy玩法?說不定都有機會帶來一堆新的$$$。

其實Yahoo!也不急。拜託,Yahoo!不是一間燒錢公司,它在賺錢咧!去年獲利雖然比前年縮水到只剩1/3,今年看來最好也只是和去年獲利相同,但這麼一間一年淨利6~8億美元(200億台幣)的公司,依然可以撐得好好的,它還有好幾年的時間可以試試這些「新玩法」。

而現在要做的,是找來「最對的人」,來run the show。我不清楚楊致遠現在做得怎樣,但最近他們一直在玩上網人口僅3000萬左右的印度,真的讓人有點為他們擔心;不過,楊致遠是創業家出身,我們信得過,相較於那位Terry Semel來說,隨便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創業家都可以玩得比Terry更好,畢竟Yahoo!現在該玩的不是costdown、不是拉攏廠商、不是內部營運、不是和華爾街維持關係,而是怎麼把眼前這一手有趣的牌──Personals、News、Mail、Fantasy Sports──打出另一種味道!

另一種味道,打中甜蜜點,就可以呼嚕呼噜直衝雲宵,這不是夢,而是已經在Google身上發生的事情。反之亦然。若不試,最終只會一無所獲。假如你是今天的批評者,就不可能成為明天的成功者。假如你是今天的保守派,就無法享有明天的市場。假如要我已身在網路上,還去追尋那些已成的獲利模式,那說實話,我寧可去做網拍,多麼穩健,多麼牢靠,死死的一個月淨賺個三十萬在自己口袋,我每年都可以出國三四趟,一邊玩一邊採購,日子過得多有尊嚴。現在,既然要做網路,就是看在Google這個例子,看看有沒有機會打中超級獲利的甜蜜點,一個人吃掉整個市場,暴富。

600元的股價,寶貝。明天的成功,絕不是用那個分析師的45元一股的思維,可以達得到的。

聊到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放眼全球網路界近五年來最弔詭的怪事之一,大概就是台灣Yahoo!奇摩。就在Yahoo!總部在美國灰頭土臉之時,創辦人兼執行長楊致遠故鄉的Yahoo!,卻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點;就在美國Yahoo!卡在當初為自己訂下的「媒體公司」(media company)的死胡同定位,前後不是人,台灣雅虎竟然很優雅的告訴大家什麼才是真正如狼似虎的「媒體公司」;它在台灣做了幾個非常符合「Yahoo! Style」的大嘗試,譬如出了奇摩知識家,搞到現在已成了全球罕見的群眾智庫成功案例;它出了Yahoo!關鍵字搜尋,誰知道竟從類似「遠雄二代宅」的專案中,打中了新甜蜜點,造成企業一波接一波的購買關鍵字搜尋方案,公車上處處看到這些企業猛打「到Yahoo!奇摩搜XXX」的廣告,相較之下Google在搜尋市場的動作似乎就較慢了。然後,台灣Yahoo!奇摩還有Yahoo!摩人等等新嘗試、加上它在Yahoo!拍賣繼續發威,然後年底又有新版My Yahoo!,雖然慢iGoogle慢拍,但在後者似乎並未成功打出漣漪的情況下,現在我倒是有點期待看看Yahoo!奇摩會怎麼「玩」這個東西。

對台灣網路界而言,這實在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許多人認定,這裡的網路世界之所以沒有美國這麼競爭、這麼活絡,都是因為「Yahoo!奇摩太大」,賺走了其他企業所有準備給網路廣告的錢,但同樣的這個Yahoo!奇摩,本身,卻變成了台灣網路界的海外創業代表隊,讓全球都看到了它在創新方面的厲害,過去五年來,台灣沒有一個網站在全球發出光彩,唯獨Yahoo!奇摩。而這個Yahoo!奇摩在台灣被視為蠻橫無賴的大巨人,但在全球其他人的眼裡,卻是一個創意十足、履履成功、做什麼像什麼的「小辣椒」(台灣上網人口僅達美國的30分之一),隨著鄒開蓮往亞太走、洪小玲接續大局、東亞營運中心設台北,它或許甚至能開始影響澳洲、新加坡、香港的牌局,玩出新的Yahoo!。網路到最後,還是「one man show」,一個人的跳出思維的創意,可能勝過幾千顆絕頂聰明金頭腦;一個人的堅持,可能能夠打破千百副分析師的金邊眼鏡。

恆久不變的道理,依然蘊藏著恆久不變的機會。

2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