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研究:一直換工作或一直換情人,8年後反而不快樂了,為什麼?

(本文為舊文分享)

三年前曾有一篇由史丹佛大學做的研究,刊於九月號《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Psychology》學術期刊,學者在八年前找了132位MBA的學生,趁他們還沒畢業的時候,問問他們對於未來職場的展望?有些人對自己抱持著比較樂觀、正面的展望,有的人則對自己是比較悲觀、負面的;有的人認為工作以後薪水一定會「節節高升」,有的人則認為薪水不會升得這麼快、挑戰還很多。

四年後,學者找回這一批樂觀與悲觀的MBA學生,結果發現,當年比較「正面樂觀」的同學們,竟然平均每人在這四年中換了高達四份工作,也就是一年要換一份工作,這真是非常的驚人的換工作頻率!

反觀當年,比較悲觀、沒自信的人,在這四年中,竟然平均只換了二個工作。

有趣的是,就這樣又過了四年,也就是距他們當初畢業的八年後──

八年後,學者再次找回這一批樂觀與悲觀的MBA畢業生,樂觀的人換了一大堆工作,而悲觀的人只換了一點點工作,這時候,學者再一次拿出當初的問卷,測量一下這一百多位同學們對於現在人生的滿意度,竟然發現,一個讓他們非常吃驚的事--

猜猜看,常常換工作的人比較快樂,還是不常換工作的人比較快樂?

學者驚訝:悲觀的人「後來居上」,竟比樂觀的人活得更好!

WHAT?怎麼可能?

狀況竟然「反過來了」,原本樂觀的人變得傷心了,而原本悲觀的人變得開心了!

這八年的研究,到底是在告訴我們什麼?

背後可能暗示著很重要的格言,你可以說,它默默的揭破了社會太開放之中最大的謊言:

一、世界上根本就沒有Dream Job(滿意的工作):你常換工作,可能是因為太傷心,或是因為太貪心,總之,你一定有足夠的自信去「想像」下一個工作會更好,才敢換工作!但這個一百多人的八年研究告訴我們,有可能,平均來看,我們都是錯的!世上根本就沒有符合我們要求的那種完美工作!我們根本就是像是馬在追頭上的胡蘿蔔,或是狗兒在追自己的尾巴,我們永遠都追不到!

二、常常換工作的人低估了「常常撲空」的殺傷力:嗯,你會說,世上沒有Dream Job,你知道!但是沒關係,一直換,換到「比較」適合自己的,就ok了!但我們在「追夢」的時候,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不斷的「追夢」,就表示我們也是一直在「撲空」;我們自以為追夢少年多麼浪漫,但大大忽略這過程中不斷的「撲空」對自己的負面影響,這種不斷而來的挫折感,讓自己的傷心,默默的開始累積下去,隨著你的夢想,一步一步的在你的身後累積成一股龐大的怨氣。

三、愈被殺傷,反而還愈繼續換工作:你說,好,一直撲空你不怕,但接下來就是最可怕的事了!人們對夢想有不同程度的「毅力」去追逐,愈正面樂觀的人,他對夢想的「毅力」就愈大,就算一直「撲空」也一直能持續下去,但,也因此反而讓他真的會不斷的自我去「撲空」,直到彈盡糧絕、沒有力氣為止。八年是很久的一個數字,在八年中,這些MBA學生要結婚生子成立家庭,原本樂觀的已經都「沒力氣」了,所以才會在八年後的研究中呈現一片的「悲哀」。

天啊!意思是說,你愈樂觀,愈有可能進入一個無止境的循環,尚且就稱它為「樂觀撞牆循環」,說它「謊言」可能言重了些,應該說,這是樂觀的人,在現代這種開放的社會裡,自己的「宿命」,而這個宿命,那些樂觀的人看不到,反而只有以下兩種人看得到:

第一種人:本身悲觀的人,一開始就猜到。

第二種人:已經成功的離開這個循環,不需要在其中繼續換的人,回過頭來才看到。

請注意:如果將以上文章的「工作」二字,替換成「愛情」二字,不也是一樣的道理!看到許多朋友,異性朋友一換再換,不斷的在找尋更好的對象,在某程度上那表示他/她有足夠的自信,也藉由找到更棒的愛情不斷的印證了自己,但也因此反而一直「定不下來」,換句話說,就和換工作一樣,對未來未發生的事情過於樂觀,一致於一直不滿意「現在這一位」。

永無止境的追尋,卻忽略了「撲空」的挫折,一次又一次,自己的耐心也在默默的損耗當中!可怕的是,如果此人真的太有信心?那麼他會更無止境的去「撲空」,直到那種挫折感已經大到無法避免,他才轉頭一看,發現身邊的人每一個人都比他快樂,而他原本是最樂觀、最陽光、最有未來的,八年後,他卻是最落魄的!

這是多麼有趣的事。從前人的束縛較多,大部份的人,沒有這種「多換多看、多換看看」的權力。現在你什麼都可以「換」,看不慣就換,換一個來試試看,愈樂觀的人,反而愈容易陷入這樣的「陷阱」,在老後,才徹底的悲觀了。

你樂觀,對工作是好事,但工作不會同等的對你,你可能因為你的樂觀,你反而會愈來愈難過、愈來愈傷心,總有一天你的樂觀會變成悲觀,到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研究的學者講了一句話很好:想要人生滿足,不是拚命去「追」(pursuing unrealistic ideals),而是調整「滿足的定義」(managing expectations),古諺說:「知足常樂」,但人們是不懂得知足的,除非跑到自己腦袋裡去修修改改一下,將「知足」的定義不要訂這麼高。

這份研究讓我們有了不太一樣的思維,可以重新審視你的樂觀,或許,它應該再收回一點點,不要被現代社會的自由給失去了你難得的樂觀與自信,丟掉了該得的幸福與快樂。

活得「滿足」,我自己每星期都會帶孩子去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遊玩,有時是郊外,有時就在城市裡。

許多父母周末還忙著送孩子去補英文,如果,改為和「外國人」出去玩呢?

一邊玩,一邊學,和歐美孩子同樣的方式思考!

「Hello Kids Today」上線半年後,今年將在臺北市推出周末親子「全英文之旅」,只要每星期六的兩小時時間,讓孩子進入一個Teacher M口中所規畫的「迷你營」之旅,我們會一起參觀展覽、一起看世界,將過去一星期的幾個新聞大事組織起來,和外籍老師一起溝通,5~12歲小朋友皆可參加。

就在3月8日(六),這次的主題是藝術,相約在臺北市某一地點,由我們 Teacher M 帶著,家長跟著,還有其他外師,由她們一起帶著孩子,玩一場藝術方面的小探索。

以「藝術」為主題,搭配線上的預習與復習,以及星期六下午2:00~4:00在現場的探索,全英語,讓孩子感受歐美孩子的思考、玩樂、學習方式。

名額有限,歡迎點擊這裡了解更多。(報名費不含門票,父母亦需自行付門票但可跟著聽和玩)

孩子到最後會有以下的結果:

一、歐美孩子思考的方式學英文、對英文產生興趣、不怕與外師以英文溝通。

二、和國際接軌,從小接觸全球觀、國際化的視野與知識庫。

三、學會深度的看一件事,如何「問問題」,如何提出「自己的建議」,如何和小組一起討論、然後將它講出來。

就在3月8日(星期六)下午2:00~4:00,這是一堂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具國際觀、世界觀的英文課程,讓孩子培養像美國孩子一樣的思考習慣,有時間帶孩子來看看看的父母,歡迎點擊這裡,優先填寫訂位。

(圖片來源:piscatawayhomebuyers.com)

2 comments

  1. 想要人生滿足,不是拚命去「追」(pursuing unrealistic ideals),而是調整「滿足的定義」。這句話真的說得非常地貼切,因為適時地調整將會讓有目標追求的人生更加踏實和快樂。

  2. 您好:
    想請問「三年前曾有一篇由史丹佛大學做的研究,刊於九月號《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Psychology》學術期刊」是哪一篇呢? 謝謝您了!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