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m豪取2億資金搞「站網」,大泡沫還是大救世主?

新的一周初始,整個美國網路界都在談Glam Media。原本它只是一堆女性主題網站之一,競爭者有iVillageCondeNastWomensforumSheKnowsBlogHerLifetimetvAOL LivingEveryday Health等等,沒人對它有什麼特別奇怪印象,沒想到,它最近做了一連串奇事,搞得美國網路人紛紛將矛頭對準它。

首先,它先大費周章宣布流量已正式超過最大競爭者iVillage,成為全美國最大女性網站,每個月不重覆使用者高達1700萬人,然後竟然準備要向創投募2億美元(66億台幣)的資金(驚 @_@)。2億美元?這應該是網站有史以來募得最高的資金,尤其是美國網站一般若找到1000萬以上就算是超大成功,它去年才剛募得的1850萬美元已經相當驚人,這次又要募個20倍,而Glam的估值,據報告已高達6億美元,剛好和iVillage去年初賣給NBC的估值一模一樣,但Glam還在第三輪增資,還沒賣掉耶?以創投的習慣,未來退場肯定要值個10億美元進入「billion俱樂部」否則不會善罷甘休。弔詭的是,Glam官方預計今年總營收大約是2100萬美元(7億台幣),明年營收卻暴估到1.5億美元,為今年的七倍多;預計淨利4000萬美元,為今年總營收的兩倍。後年營收更野估到4億美元,為明年的三倍多。每個人都在問:「既然有把握賺這麼多錢,幹嘛要這麼多資金?」

部落客(TechCrunchpaidContentThe Next NetThe Deal)幾乎一致認為,Glam膨風嫌疑難免,泡沫即將發生!他們憤慨的戳破,Glam根本就是一個「空站」,它的主站Glam.com一個月只有65萬名不重覆使用者,而它Glam Media的幾個女性主題網站加起來的流量,一個月只有不到200萬名不重覆使用者,那,讓它變成所謂「全國第一女性網站」的1700萬不重覆使用者是怎麼來的?大部份來自Glam獨家代理其他網站的廣告版位,Glam並未擁有這些網站的內容,只有一張張「獨家代理」的合約。若要解約,最多只要一年通知即可切得乾乾淨淨。最受人爭議的是,Glam旗下許多所謂「子網站」如Free-beauty-tips.com,竟然都是沒什麼意義的SEO網站,讓它能順利在Google一些重點關鍵字如「美白小秘方」之類的得到冠軍的位置。有趣的是,部落客砲聲隆隆,其中提供最多資訊(顯然在女人網站中人脈很廣)的VentureBeat在他這篇落落長的文章之後卻提供一個意外的觀點,它雖然先戳破Glam目前有50%的流量是來自其中一個MyYearbook社群網站,另外像MeezDogster根本文不對題卻佔流量很大一部份,而且說Glam號稱目前CPM值高達$30美元也很可能是誇大其詞,不過,VentureBeat卻讚賞Glam這個能言善道的CEO Samir Arora本身成功創過幾家公司,在整合網站方面有其獨到之處,絕非等閒之輩,而且Glam買下大批的小型SEO網站的同時也買下了一堆SEO技術,瞬間讓它建立了難以超越的實力,再者競爭對手iVillage也照樣計入Sugar Publishing的這些尚不屬於它網絡的流量在濫竽充數等等。總之,這篇文章被VentureBeat一改再改,留言也一篇接一篇,篇篇皆冗長大論。

但,這些部落客忽略的去問的是,「為何Glam開獅口要了2億元,創投還會乖乖給?」為何明明明年預估營收暴漲六倍,還可以說服引入這麼多資金稀釋每人的股權?創投一定做過細部研究,假設他們沒有上當的情況下,表示Glam肯定是以一份計畫說動他們,該計畫打算好好運用這2億元以在明年底前創造出暴漲六倍的營收,而這件事唯一有可能發生的方式,就是大舉併購,組成前所未有的超級龐大「Glam Network」,至少要現在的三~九倍大,才可望讓營收成長七倍,而這件事正如Glam現在所擅長的一模一樣,創投把錢丟給了最擅長於此道的高手,當然可以放心,對創投而言,拿2億美元來裝璜辦公室、買垃圾桶、請駐公司大廚叫做誇張奢侈,但拿來併購其它網站?其實還算是小金額了

至於部落客所擔心的所謂「泡沫」的定義,有點不太正確。我們看到其他產業也常出現這種把兩家公司併在一起、短時間再去併第三家、第四家,組成一個龐大的公司然後慢慢走上五度五關五燈獎寶座的前例。互網網又是一個特殊的產業,網站的成本低、沒有人事問題,因此一加一以後可以專心去看看它「等於」什麼,不必在那個「加」上面拚命修整。加上現在有這麼多知名部落客來幫忙監督泡沫,他們像八卦雜誌一樣,什麼料都敢爆,什麼人都敢揪,不會容易讓惡意吹泡沫者得逞。就算Glam的計畫不如預期,這筆投到黑水溝的二億美元撂倒了三家創投,等於只是在一嘴滿口白牙的小蛀掉一顆,在創投界司空見慣,整體投資信心不可能受到丁點影響,美國創投界仍有許多快樂鈔票可以四處咬。創投不是笨蛋,肯定比整天想出名的部落客冷靜又聰明,因此,與其這樣一語概之的稱Glam為「泡沫」,我倒比較傾向稱它為「大賭注」

Glam的大賭注,是賭在建立一個完全沒有「自我」的虛幻網路事業,它不再是「網站」,而是「站網」(network of sites)。你會說,靠,「站網」這個點子不是新的!Web 1.0時代就有好幾家在搞「站網」還慘敗!但,Glam捲土重來搞的方式,卻顯得更成熟了。從Glam打算建立的「站網」,我們看到了網站經營的另一種方式…與機會。

這個機會特別有意思,因為它很難得的,和下面這個「東西」再次扯上關係:

錢。

是,就是「錢」。Glam打算建立的這個「站網」已經擺明,它不要買人,不要買會員,不要買既有內容,它又不是Google、AOL、微軟、Yahoo!網路GAMY四大天王,它又不是迪士尼、Sony、News Corp、Facebook,買來這麼多會員有何用?Glam只要買到錢、錢、錢、錢、錢!它打算買來任何一個還有一丁點價值的網站,為它的財務報表的某一位數加個二~三。假如網站小,就加在萬位數,假入網站大一點,就加在十萬位數,沒關係,小網站只要加入先,讓Glam幫大家一起拉「錢」。

對於小網站來說,Glam可以像是天上傳來的天籟,給它們指引新方向,給它們捎來新希望。1000個網站大約有5個會打到甜蜜點、大成功,有20個會達到小成功,剩下的九百七十五個都………@&#*%$。目前處於停滯階段的小網站相當多,靠Google AdSense稍微得到一點財務回饋,誰能再給他們多一點點力量?以人類的資源觀點來看,每個網站,都是心血汗水的智慧苦力結晶,與其讓它就像我以前幾個網站如CoolRank、GiveGive、AmericaOnDiet、100Days.com這樣網域到期沒續約、ISP倒掉、程式碼又因電腦中幾次毒已經不知道跑到哪去,當時又沒人幫我辦兩人創業媒合小聚一月情來賣這些程式,實在是可惜啊可惜!有了Glam,我們可以看看一個專業公司在拉廣告的大廠,到底可以幫小網站拉到多少錢,一個口才便給的CEO,到底可以拉高企業多少網路廣告的預算。我們一起來看看,Glam怎麼把「錢」再次帶回網路界

因為Glam,讓我們看到台灣新創網站的另一條路。目前我們在台灣網路界看到比較接近Glam的,是剛簽下PIXNET傑思媒體集Web 2.0網站成家族頻道的做法,但Glam顯然又多了一些野心與元素。首先,Glam將這些家族頻道撥給其他人,據說將簽下1億美元合約,讓其他更「有力」的媒體集團去幫它賣廣告版位。另外,Glam繼續集結特殊女性主題網站,讓它在某些領域可以形成一方之霸。最重要的是,它顯然已經站出來,不只當「小網站的朋友」,而是「小網站的保姆」,希望將整個「Glam家族」打造成一個所謂「destination network」,意思是網友來一次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毋需再煩惱,並打算為這個「站網」架上一些使用者會喜歡的統合技術,譬如昨天它才剛推出的所謂「curated rank」來排序、專為女性服務的搜尋引擎。創業家雖有創意、肯衝,但個性與專長和專業企業經理人尚有不同,將一個現有創意交給Glam這種專業經營者來做,或許真會是一番不同的景像。

我們期待,Glam可以成功的打開「站網」先例,等到明年它真的成功繳出那六倍營收的成績,被美國雜誌爭相報導,又轉而被台灣的媒體報導時,所有人都會起而效尤,「站網」如雨後春筍興起。這些「站網」將成創業家的「收容所」,所有的不如預期的網站,都被這樣的「站網」以剛剛好鋪平成本的錢收購,以台灣來說,三個年輕人全職run了一年的網站(含薪水)大約耗資300萬好了,一般台灣創投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的3000萬可以幫它瞬間組成一個十個網站的「站網」,將這些「二手網站」整合起來,循Glam模式繼續立足於網路界,這樣一來,網站有了前景,也有後花園;可以衝得很高,也不致跌得一毛不剩,這樣一來,明年資策會看到的報名表就不只192隊,而是一千九百隊了。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