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文章出現過的女性朋友,最近又在朋友聚會裡哭訴。 她說,她的婚姻差,怪就怪在「太體貼」。 「我沒在上班,家計都在老公身上,老公回來累,我就煮東西給他吃又泡東西給他喝。」這位朋友說:「他要做什麼,我全部都幫他做,他就養成了把我當『傭人』使喚的習慣。」 這款老公,唉。 大家跟著她搖頭歎息。
繼續閱讀全文 »»我們這個圈子,有一個媽媽,老公是金髮碧眼的美國人,用中文溝通完全沒問題,孩子也非常可愛,沒有特別讀美國或歐洲學校,而是就近念我們附近的公立國小。 一天聚餐,有朋友和這個媽媽說: 「妳老公是外國人,孩子的英文應該很好!」 這句話,簡直是廢話嘛,我們笑。 沒想到,那個媽媽卻說,哎,孩子的英文,好像還需要加強加強。 大家覺得很訝異。 她是在客氣嗎?是真的嗎?
繼續閱讀全文 »»上次參加旅行團,同團旅客有一個家庭,住在我們隔壁房。 早上,我們準備出發,他們的房門也已經打開。 一個孩子走到走廊,懶洋洋的。 另一個更小的孩子走出來,也是軟趴趴的。 看來,這家人還沒睡醒。 這時候,門裡突然傳來很大聲的吼叫!
繼續閱讀全文 »»最近幾年,每次聚會,焦點都放在其中一位已婚的女性朋友身上。 原來,她放不下正在發展的事業,小朋友上小學後,在安親班和補習班一直到晚上,媽媽才去接孩子回家,孩子三餐「老是在外」。 這朋友的老公,非常的不諒解。 「他認為家裡並不缺我這份工、這份錢,」這位朋友說:「他無法理解女人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成就感。我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女人進入婚姻就得放棄原本的事業?」
繼續閱讀全文 »»上次和朋友在街上目擊一事件。 有一個爸爸在學校對面的街上,打孩子。 這爸爸抓住孩子猛力的打,孩子一直掙扎想逃開,但被爸爸抓住,然後用手擊打背部、腿部、臀部。 「你這個孩子,不(啪!)、聽(啪!)、話(啪!)。」 爸爸一個字用力打一下。 以上都還在理解範圍內。 不過,我們覺得真正「駭人」的是,這個爸爸好像打得特用力,而且「打不停」。
繼續閱讀全文 »»曾聽過一位女性媽媽朋友訴說她家那個霸道老公怎麼處理孩子教育。 有一天,這位媽媽和她老公說: 「孩子上學常常遲到,我百催沒用,你這個做爸爸的,要不要幫忙施點力?」 沒想到,老公很不耐煩。 「隔壁那個王小明,念遠方的學校,天天都比我們晚出門,天天遲到都沒在怕,妳到底是在擔心什麼呀?」 這個媽媽顯然沒被說服。
繼續閱讀全文 »»之前一次因為拍攝親子訪談影片,找來好多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 小朋友A,突然跑去和媽媽A說:「媽,爸爸對我好壞!欺負我!」 這句話讓我們相當傻眼。 因為,我們明明就站在那個孩子A和爸爸A的旁邊,事情發生的經過是,那個爸爸拿了兩個三明治給孩子。 「親愛的,你要吃這個有火腿的,還是另一個……有加蛋的?」爸爸問。
繼續閱讀全文 »»一位旅居國外多年的朋友返台遊玩,我跟她說,台灣的小朋友超可憐,上完白天的課,還必須繼續補習,有的甚至要把白天的所有課,一堂一堂再補一次(兩倍的課)。 這位ABC朋友非常訝異。 「已經這麼多年了,『補習文化』竟然還在?」這位ABC朋友說:「難道你們這些從小被補習班『補到大』的孩子,長大後不會改變嗎?」 也對。 奇怪。 是因為小時候補習補「習慣」了,長大改不掉這個壞習慣嗎?
繼續閱讀全文 »»上次聽到一個故事:某個家,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和一個小朋友。 某天,媽媽大叫:「你去買早餐!」 爸爸當天正好公司有事,已經穿好衣服準備衝出門。 「不好意思,今天我要早一點出去,不能做這個臨時的任務。」爸爸說。 過了一星期,那個媽媽和所有她的朋友說,這個爸爸不負責任。
繼續閱讀全文 »»老史做到高階主管,沒事喜歡晚上和一群朋友群「喝兩杯」。他個性隨和,朋友一呼就來。 某天,又是一頓吃飯聚餐,老史的兒子剛好下課,他兒子當場問老史,爸,他真的好想好想參加那個加拿大交換學生的活動……。 「不行!」他爸說:「你怎麼又講了這件事了,我就說了,不行就是不行!」 「為什麼不行?」老史的孩子說:「你都沒有跟我解釋過,只是一直說不行………。」 這時候,倒是老史那一幫朋友在旁邊聽了,有興趣了。 「喂,老史,什麼加拿大交換學生啊?」
繼續閱讀全文 »»